優先解決煤炭使用中的大浪費,應成為中國能源使用領域的主導思維,這是中科院院士何祚庥17日在首屆中美綠色能源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的能源使用結構中,煤炭占比超過七成。而煤電又消耗了中國煤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目前,中國大氣中90%的二氧化硫和80%的二氧化碳應歸咎于煤電。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的能源使用結構中,煤炭占比超過七成。而煤電又消耗了中國煤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目前,中國大氣中90%的二氧化硫和80%的二氧化碳應歸咎于煤電。 三類主要浪費 不過,在中國這個煤炭消費大國,煤炭在使用中卻存在極大浪費。曾有報道稱,中國煤炭行業“采一丟一”,開采過程中浪費嚴重。 但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使用環節,煤炭的浪費主要體現為小火電機組數量較多。 據能源局統計,30萬千瓦以下的小火電目前還占中國火電機組總量的50%左右。近年來,官方在火電建設上推行“上大壓小”,就是要提高大機組的比例,進而提高煤電的效率。 上述官員表示,目前國家在審批火電項目時,要求單機容量至少在60萬千瓦以上,否則不予放行。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這種通過燃氣和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的高效環保發電系統,將是未來中國火電的發展趨勢。目前官方已在進行小范圍試點,下一步可能在更大范圍內推開。 另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中華曾公開表示,當前中國煤炭使用中的主要浪費,是高品位的煤被“大材小用”,當作低品位煤來使用,一個例子便是中國北方的冬天供暖——許多本來可以用來煉鋼或發電的高品位煤炭,被用來為保持攝氏20度的室溫供暖,非常浪費。 煤消費:技術含量應更高 作為今后能源發展方向的綠色能源,目前還存在一些短期內難以克服的缺點。何祚庥表示,這些綠色能源有的容量不足,比如生物質能或水能;有的是技術開發還有一些困難,比如說地熱能、波浪能;有些則獲取成本高昂,比如風能或太陽能。 舉例而言,“在中國,太陽能發電是火力發電成本的10倍。由于這個10倍,普通老百姓很難用得起。”何祚庥因此認為,在當前階段,中國能源領域的主導思維應是發揮本國能源的質量、數量優勢,“要優先解決煤利用上的大浪費。”“兩步走”可節煤逾七成 何祚庥還建議,擴大太陽能供熱,以解決當前煤炭使用中的浪費。 當前,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面積為9000萬平方米,占全球(1.6億平方米)的53.6%。何祚庥說:“我國目前約有屋頂面積100億平方米,只要按照人均1平方米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只拿出全國屋頂面積的13%,就可以完全解決生活熱水要求,替代2.1億噸的標準煤使用量。” 他還表示,中國完全可以采用“兩步走”的煤、太陽能聯合發電方式,以減少煤炭使用量。所謂“兩步走”,即先用太陽能加熱冷水,再用煤炭加熱,把熱水變成高溫高壓水蒸氣以發電。而當前的煤電發電原理則是直接用煤加熱冷水。 何祚庥表示,如果將“兩步走”模式引入目前火力發電中最環保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也是官方大力推廣的發電機組),“節煤率可以高達76%。”如果按2007年中國火電發電耗煤14.01億噸計算,中國將可因此每年節約超過10億噸的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