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秒能干啥?心跳一下都用不了,就這么一眨眼的工夫,新疆的電已經跑了2260公里,穩穩送到重慶,點亮西南的萬家燈火。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10日投產送電,速度快得讓人咋舌! 這條工程可是個大工程,從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換流站出發,一路穿過甘肅、陜西、四川,最后停在重慶渝北區渝北換流站。路程長,任務重,專門把西北的風電、光伏、火電打包送過去。配套的1420萬千瓦電源里,風電、光伏、光熱加起來占了七成以上,創下同類工程的新紀錄。 每年,這條線路能給重慶送去超360億千瓦時的電,其中一半是新能源電。算下來,能省下600萬噸燃煤,少燒煤,空氣自然更干凈。重慶的工廠、家庭用電更有保障,大家生活也更舒心。 兩座換流站就是這條工程的“心臟”。它們通過智能控制,把風電、光伏這種靠天吃飯的電源波動壓到5%以內。陽光強弱、風速大小都不怕,電能照樣穩定輸出,送到千家萬戶。 工程建設可不容易,沿途要翻高山、跨戈壁、過丘陵、鉆森林。最頭疼的是新疆三塘湖—淖毛湖風區,那風大得能掀翻汽車!電力工人不服輸,給鐵塔定制了“增肌”計劃。35米/秒風區,塔重加了5.5%,總共多了1245噸。38米/秒風區,塔重加了21%,足足多了3387噸。鐵塔站得更穩,電線拉得更牢。 特高壓工程就派上大用場,把新疆的電送到需要的地方。從2010年起,新疆靠兩條交流通道和兩條特高壓直流通道,已經送出超9000億千瓦時的電,新能源占了三成。電送出去,惠及當地群眾,也幫了其他省份。 新疆和中東部還有個“時間差”優勢。下午4點,中東部光伏發電量掉得快,每15分鐘少2200萬千瓦。可新疆這時候太陽還高掛天上,光伏發電正給力。靠著這條工程,新疆的電能撐起全國能源需求,還能少排碳,保護環境。 工程背后,是電力工人的汗水和智慧。他們頂著風沙,爬高山,架電線,就為了讓電送到每個角落。換流站、智能控制、鐵塔加固,每一步都用心,保障電來得快、來得穩。 這條工程不只是送電的路,更是新疆發展的縮影。風光資源變成真金白銀,造福當地各族群眾,也讓全國看到新疆的實力。能源合作空間還很大,未來新疆還能干更多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