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行業競爭正從單一環節向全價值鏈協同演進,構建生態系統已成為光伏企業能否穿越周期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在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期間,正泰新能源董事長,正泰新能董事長兼總裁陸川接受了記者采訪,深入剖析了在行業競爭格局加速重構的當下,正泰如何匯聚全鏈力量,奔赴一場持久且充滿挑戰的戰略轉型之路。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于今年1月發布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136號文”),推動我國電力領域改革邁入新階段。 “136號文的發布,代表國家充分認可清潔能源主力電源地位。”陸川表示,電力市場化正在重塑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邏輯,在“雙碳”戰略目標驅動下,“風電和光伏還有效率提升和降本的空間”,預計明年第一、二季度行業將重新進入需求增長的軌道。 行業調整邁入深水區,面對轉型壓力,陸川表示,正泰通過國內新能源電站開發為主、海外風光儲結合的差異化布局,以及穩健的戶用光伏策略,持續蓄力積能。 據陸川透露,“在136號文下,風電收益更好,光伏市場訴求較弱,所以正泰在國內目前開發項目以風電為主”;海外市場方面,由于歐洲市場普遍存在日間負電價現象,儲能的收益模式從以調頻為主轉向以調峰為主,未來兩年收益率或將持續承壓。戶用光伏方面,正泰今年上半年預設目標完成情況較好。 在陸川看來,分布式光伏項目或將率先走出觀望期。他認為,由于分布式項目周期較短,與集中式電站相比,非技術成本占比較低,“分布式的變動幅度和恢復速度會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分布式光伏走向精細化運營,針對高凈值家庭能源升級需求,正泰安能推出“泰墅綠能”家庭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整合高端別墅、陽臺光伏、光儲充車棚等多個產品線,通過建筑一體化設計、光儲充智能聯動,重塑綠色墅居價值標準,開辟戶用光伏高端市場的差異化賽道。 此外,在今年的SNEC展會中,正泰新能攜多款高效組件及產品解決方案驚艷亮相。其中,ASTRO N7 Pro是正泰技術升級的誠意之作,采用多分片切割技術,搭載TOPCon 5.0電池和210R硅片,同時疊加SMBB/ZBB、間隙貼膜、雙層鍍膜等行業領先技術,功率高達670W,組件效率達24.8%,具有高效美觀、低熱斑風險、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等優勢;同時得益于優異的低開壓設計,有效降低土地、電纜、逆變器支架的使用,具備更低BOS成本及LCOE,可為客戶帶來更高的發電收益,適用于集中式、分布式等多種應用場景。 穩中提質,進而有為。陸川認為,聚焦分布式資產及中小微客戶,發力運維、售電、虛擬電廠等服務型業務,已成為正泰通往“明天”的核心引擎。 陸川進一步分析表示,中東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中小微企業集中,需求總量可觀,由于服務缺失,大部分小微企業由國網的售電公司托管,導致用電成本高,服務響應慢,缺乏定制化解決方案。 “重服務、重質量、響應速度,虛擬電廠對民企比較有利,”陸川表示,正泰安能管理的戶用光伏資產近50GW,積極創新整村集中匯流解決方案,通過集約化設計、規模化施工與智慧運維,全面助力代理商快速搶占鄉村市場,推動“政府規劃、村民增收、企業盈利”的鄉村振興模式落地。 與此同時,在正泰的積極推動下,虛擬電廠等技術不斷應用落地,助力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經濟性。 據了解,正泰新能源虛擬電廠解決方案,依托“新能源+互聯網”技術,通過對應用場景充分聚合優化,靈活實現削峰填谷的功能,優化運行控制和市場交易;正泰安能以虛擬電廠(VPP)和能源即服務(EaaS)為核心,構建覆蓋新能源投資、開發、建設、運管、售電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模式;泰能電力園區綠色智能配電網解決方案以源網荷儲充一體化為核心,為大中型經濟開發區、小型工商業園區及大型工業企業分別提供增量配網、綠色微網和綠電直連解決方案及投資運營服務,同步搭載虛擬電廠與智慧能碳管理平臺,保障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助力用戶降本減碳,實現雙碳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