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晶科新年第一天的“亮牌”來看,專利戰略將是它的重頭戲,當行業內外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產能過剩的自怨自艾中,晶科能源已經把目光同時瞄向另一個更高端的機會,一個將涌現更大價值的領域,技術專利。 晶科能源副總裁曾在早期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提起,“未來晶科能源推出的任何新產品都將擁有該產品所涉及的大部分關鍵技術的專利。”說者有意,聽者無心,大家都忽略了這句話透露的意思。幾年過去了,她的這句話的雛形輪廓越來越清晰。8年布局,8年臥薪嘗膽,打造技術專利家族。 前瞻技術藍圖的關鍵專利布局,采專利家族建構,確保技術領先,像是TOPCon專利家族,擁有330多項TOPCon相關制造和工藝技術,因而成為有力的武器。除建構全球專利版圖,也建立防衛體系。 晶科逐年增加研發費用和人力,過去幾年的研發投入就超過100億,每年約占營收的7%,這個比率在光伏行業內是驚人的,研發中心專職科研的研發人員約占總員工的5%。這樣的投入所產出的成果,也同步增加專利申請,來達到質量并重的專利版圖。 為了更好地保護專利技術,晶科能源建立了以專利規劃、專利申請、專利使用、專利保護和反專利侵權五個主要領域為中心的全面專利管理體系。錢晶介紹,晶科內部工程師會提出價值發明的提案,而非常前瞻技術及早布局,就會采取跨平臺專家意見,采取技術、工藝、生產、營銷、財務專家會診型式,引導與會同仁,腦力激蕩,幫助公司搶先布局,之后會持續優化版圖擴大。晶科會依據技術的先進性、商業化可行性、專利戰區全球布局,競爭對手專利狀況來評估專利申請的優先順位。 晶科能源正在向著一家能源科技公司加速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