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日,新疆正圍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產業賽道上全力競速。錨定“雙碳”目標的新疆還在推動新能源與儲能、煤化工、電動汽車、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耦合聯動發展,產業鏈公司也將通過他們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為新疆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持續注入活力,讓大美新疆“風光”更美 從烏魯木齊出發,駕車向東南方向大約行駛40公里,大漠戈壁逐步映入眼簾,道路兩側出現的白色“大風車”格外顯眼。隨著汽車繼續行駛,成百上千臺“大風車”在茫茫戈壁整齊排開,巨大的葉片在疾風中劃出一道道優雅弧線,場面蔚為壯觀。 這里就是有著“中國風谷”之稱的達坂城。來自吐魯番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季風在峽谷兩側高聳的天山山脈“擠壓”下,形成類似穿堂風的“狹管效應”,造就了達坂城每年250億千瓦時的風能蘊藏。達坂城風力發電場的存在不僅為新疆的能源供應帶來了多元化和可持續性,更描繪出新疆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前景。 今年初,新疆提出加快建設“八大產業集群”。其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被寫入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加快推進新能源發電、大力發展硅基新材料產業。打造新能源產業優勢,已成為新疆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任務。 提速升級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不斷增加 11月的塔里木盆地天氣雖涼,但陽光甚好。在占地面積15000畝的葉城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場站內,一面面藍色光伏面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綠色電能。 11月3日,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目前已建裝機規模最大的對外清潔供能新能源場站——新疆葉城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一次性并網成功。據了解,該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可達9.3億度,所發電量將全部輸送至國家電網市場化消納。項目每年發出的綠電相當于替代30萬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2.6萬噸。 如果說葉城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是新疆借“光”發展新能源的一個縮影,那么達坂城風力發電場則是新疆新能源產業乘“風”起勢的良好呈現。 達坂城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風谷”,其風能年蘊藏量達250億千瓦時,理論風電總裝機可達1500萬千瓦。近年來,達坂城風電產業發展換擋提速。從1989年10月首個風電場建成以來,時至今日,達坂城的風電場已增至近60個,2022年各風電場的發電總量達到81.4億千瓦時。 “風光無限”的新疆,能源地位重要、區位優勢明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在一線調研時多次研究部署新疆能源資源發展工作,并指出推動新疆能源資源特別是清潔能源產業做優做強做大,有效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旨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新疆新能源產業加快提速升級步伐,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實現新突破。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國網新疆電力公司了解到,截至11月4日,新疆新能源裝機達到6038.3萬千瓦,成功突破6000萬千瓦大關。其中,風電裝機3133.5萬千瓦、光伏裝機2904.8萬千瓦。今年1至9月,新疆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1369萬千瓦,新增并網規模在全國排名第一。 集群發展產業鏈公司助力“追風逐日” 天山北麓,景色如畫。走進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整齊的廠房依次排開,運輸車輛在園區大道上來回穿梭。得益于園區著力推進產業鏈條式延伸、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集群式組合等舉措,作為光伏產業鏈上游佼佼者的大全能源從這里崛起。 作為目前新疆唯一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大全能源主營多晶硅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園區管委會有一張黑板報,展示的是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上面畫滿密密麻麻的小方塊,以光伏產業為中心,小方塊不斷向外擴展,園區沒有的產業或項目,會以紅色標注,管委會就會下大力氣招商,直到把紅色抹去。”大全能源副總裁朱文剛告訴記者,目前大全能源新疆基地多晶硅產能規模為13.5萬噸/年,作為新疆新能源產業參與者之一,他深刻感受到新疆希望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拓鏈,著力構筑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決心和信心。 以著重發展硅基產業的石河子市為例,目前石河子經開區硅基產業已集聚了大全能源、合盛硅業、天科合達、新疆華興玻璃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形成了“電力—工業硅—多晶硅”的產業鏈條。 光伏新材料蓬勃發展的同時,新疆新能源裝備產業也在持續升級。國內知名風機制造商金風科技旗下哈密金風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裝廠主要生產全新一代中速永磁系列機組,目前已形成整機制造、零部件供應等風電裝備產業集群。 “我們新擴建了年產能500萬千瓦的二期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哈密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提質升級。”金風科技當地負責人表示,如今哈密風電裝備產業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制造率已達70%以上,成為我國重要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追風逐日,新疆正圍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產業賽道上全力競速。錨定“雙碳”目標的新疆還在推動新能源與儲能、煤化工、電動汽車、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耦合聯動發展,產業鏈公司也將通過他們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為新疆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持續注入活力,讓大美新疆“風光”更美。 (調研組成員:張偉弟、徐銳、李少鵬、王喬琪、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