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呀,美國人好像有點急了。
這是因為去年底,有關部門發了一個關于《 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 以下簡稱《 目錄 》 )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這個《 目錄 》,主要是限制或者禁止國內的一些先進技術外傳。根據全球發展,隔個幾年有個刪減新增都是常態,大家一般也沒什么特別反應。
最近呀,美國人好像有點急了。 這是因為去年底,有關部門發了一個關于《 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 以下簡稱《 目錄 》 )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這個《 目錄 》,主要是限制或者禁止國內的一些先進技術外傳。根據全球發展,隔個幾年有個刪減新增都是常態,大家一般也沒什么特別反應。 但這次的調整意見一出來,美國方面的專家學者坐不住了。 ![]() 各種分析說什么干擾美國 “ 下大棋 ” , “ 這么干吃虧的是中國自己 ” ,更夸張的直接上嘴臉說什么 “ 中國反對人才、技術和資本流動 ” 之類巴拉巴拉的。 其實都是因為這次征求意見幾十項調整里,新增了一個限制 “ 光伏硅片制備技術 ” 出口。 ![]() 如果最終確定調整,那就意味著 “ 大尺寸硅片技術、黑硅制備技術、超高效鑄錠單晶 / 多晶工藝等技術 ” 需要經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許可,才能出口。 這一下,美國方面就像吃了九轉大腸。 咱美國剛準備大力布局發展太陽能,你就玩這出,是不是故意的? 你說我們是故意的倒也談不上,前兩天商務部還特地回應了不是針對某一行業。 但這次的變動,還是會對整個太陽能產業的上中下游都有著巨大影響。 太陽能電池板制造的關鍵技術,可以分成 3 大塊。 首先是從石英中提取硅并做成圓柱形硅錠,然后再把硅錠切成薄片并進行化學處理,最后用處理過的硅片造出電芯。 這次我們提議的出口限制,其實就是這 3 個步驟里所需要的設備和技術。 ![]() 根據網上各路分析,最主要還是限制大尺寸硅片制造技術( 182 、 210 毫米 )。 因為這類大尺寸硅片,可以造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板,據估計這類硅片今年將占全球 96% 的市場。 ![]() 可是制作大尺寸硅片并不簡單,需要全產業鏈深度合作才能搞定。 而這條件只有中國有,所以這種技術也只有我們會。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我們擁有先進技術、完整產業鏈等優勢,我國在光伏產業上獨步武林。 根據國際能源署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 簡稱 IEA ) 估計,中國企業掌控著全球太陽能制造供應鏈約 80% 的份額: 近一半的設備, 97% 的太陽能級硅錠和硅片都產自中國。 ![]() 但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拜登上臺后美國重返了《 巴黎協定 》,這不是說著玩的,你得的的確確達到約定的節能減排額度才行。 可作為一等一的排放大戶,讓老美放棄過分奢侈享受,減排造福全人類這事,歷來是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行動躺平任嘲。 所以他們更多的是想,通過關掉傳統污染高的發電廠,多搞點清潔能源發電廠來實現減排目標。 不過,像太陽能、風能、核能這些清潔能源想快速發展,也不是動動嘴就能搞定的。 在這些清潔能源發電里,當屬太陽能技術最成熟,美國那邊也是相當看重。 目前,太陽能發電量占美國總發電量 4% 左右,而專家預測,到 2035 年,太陽能需要至少占美國電力結構的 37% ,才能實現拜登政府的清潔能源目標。 為了盡快提高美國的太陽能發電量,拜登在去年 8 月簽署了《 降低通貨膨脹法案 》,為使用美國制造設備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額外稅收抵免,并為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的企業提供激勵措施。 這里有意思了,一邊想給補貼快速提升太陽能發電量,另一邊又不想這補貼被外國人薅走,逼大家必須要美國制造的設備。 可問題是美國造的出設備嗎? 太陽能制造產業鏈其實和咱們造芯片有點類似。 之前全球化大家你儂我儂,東邊買個原材料,西邊淘點設備工具,場子往南邊一擺,北邊再招點人,產業鏈就能搭起來。 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你我就差擼起袖子干一架,你還指望從我這整點好貨,你猜我愿不愿意? 國內政策鋪到位、工廠錢都砸下去了,就等設備到地兒就開干,可你中國居然想限制技術出口,這老美能不急嗎? 如果你急了,我勸你先別急,因為這事論源頭,還得是美國自己作。 “ 光伏產業看中國 ” 的趨勢已經有個十來年的時間了。 早年間,還是奧巴馬當美國總統的時候,恰逢國內大搞 “ 光伏下鄉 ” ,各個廠商牟足了勁造太陽能電池板,順便也往美國賣。 在 2011 年時,中國面板銷量已經占到了美國進口的 57% 。 物美價廉,量大管飽,不少美國本土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破產的破產、縮小經營的縮小經營,這架勢老美們慌了。 于是到了 2012 年,美國政府不講武德指責我們在美國搞傾銷,針對太陽能面板額外增加了高額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這招確實狠,到了 2021 年的時候,中國面板只占了美國進口量的 0.3% 。 問題是,不從中國買,可總得用呀。 而光伏產業屬于那種 ,“ 可以賺錢但賺的不多 ” 的產業,老美一向看不上。 你現在逛遍美國,都找不到一個能生產硅錠、硅片、太陽能電池這些中間環節的生產廠商。僅存的幾家太陽能面板制造商也是美國關稅保護下的溫室花骨朵,產能、技術完全跟不上。 所以,美國就轉頭從東南亞來買。 2021 年時,美國從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占到了 80% 以上。 可就在去年 3 月,美國人又開始作了。 因為他們覺得,從東南亞買的太陽能面板,絕大部分是中國企業在中國設計制造完,再運去東南亞組裝的,通過這種 “ 東南亞生產 ” ,避開了高昂的額外關稅。 于是美國商務部就開始調查,弄得東南亞那邊直接不發貨了,再加上一些政治問題,美國商務部還扣押了一大批中國企業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 這樣一搞,全美的太陽能發電的布局發展直接就地暫停。 停了新能源發電廠建設,新能源發電量上不去,可老的傳統發電廠不少都關門了,你讓美國人用愛發電嗎? 再加上天氣等問題,美國去年夏天一度陷入電力短缺恐慌。 最后逼得拜登動用本來在戰爭期間才能用的緊急權力,特批柬埔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 4 國, 2 年內太陽能零部件免稅。 所以兜兜轉轉一大圈,最后還得用人家( 我們 )的東西,何必呢? 可這一來一回,也讓不少美國人開始擔心自己的太陽能制造的產業問題了,他們在各種媒體面前鼓吹造勢,再加上前面提到的《 降低通脹法案 》的政策鼓勵。 而且,一些美國太陽能安裝商還放出狠話: “ 如果是我們美國自己造的,哪怕貴點我都用國產 ” 。 天時地利人和齊聚,這也促使美國本土這段時間有大批公司大興土木,要把太陽能面板等生產鏈搬回美國。 但這就在這種關頭,中國把技術出口給限制了,沒生產機子怎么造產業鏈,你說尷尬不尷尬? 當然了,不少自媒體把這次《 目錄 》調整吹成是什么: “ 針對半導體制裁的反擊 ” 、 “ 成功卡住美國脖子 ” 。 差評君想說的是,倒也不必上升到這種高度。 太陽能面板各環節制造技術我們的確有一定領先,但這個行業不比半導體產業,技術壁壘沒那么高,美國現階段技術儲備還是夠用的,只是重建生產線需要個幾年。 你真要給人逼急了,人家大不了繼續搞火力發電就是了,畢竟都退過一次《 巴黎協定 》了,梅開二度也不稀奇。 而且,本來因為美國天然的用工貴等問題,導致生產成本高,這會導致最終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中國制造。 但現在人家有各種補貼手段縮小、抹平價差,也有自己的愛國心理,我們還真犯不上也不會用這種小手段自討沒趣。 所以這次《 目錄 》調整,更像是為了確保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光伏制造產業的主導地位,至于有沒有 “ 誤傷 ” 美國,那壓根就不在我們考慮范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