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光伏電站每個月都要承擔數額不等的調峰等其他補償服務的分攤費用。這也意味著,光伏電站面臨著考核以及輔助服務市場的雙重不利夾擊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在整個電力系統推進智能化以及建立輔助服務市場的大背景下,光伏電站的運營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近日,國家能源局河南監管辦公室發布了《河南風電場及光伏電站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對光伏電站的運行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包括調度機構命令的執行、與電站運行相關信息的報送以及與電站運行相關的功率預測、非計劃停運等。 ![]() 在功率預測方面,上述征求意見稿規定,超短期功率預測為每15min自動向電網調度機構滾動上報未來15min-4h的發電功率預測曲線,預測值的時間分辨率為15min;日前功率預測應每日9:00前報送次日0-24h發電功率預測曲線,預測值的時間分辨率為 15min,準確率應大于或等于85% ,小于85%時將按一定的發電量予以考核。 無獨有偶。 在已經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行的江蘇省發布的《統調發電機組輔助服務和運行考核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中,新增加對風電場、光伏電站的電壓曲線進行考核,考核辦法與常規機組一致,電壓曲線范圍適當放寬,以達到鼓勵新能源提供調相運行服務的目的。 而從其他各省以往公布的各個電站實施《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以及《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光伏電站每個月都要承擔數額不等的調峰等其他補償服務的分攤費用,這也意味著其將面臨著考核以及輔助服務市場的雙重不利夾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