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企業在兩場簽約儀式上共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過半的項目涉及能源。此外,據至善基金了解,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能源消費繼續保持回暖態勢,主要指標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年初預期,可見能源行業將成為未來投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企業在兩場簽約儀式上共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過半的項目涉及能源。此外,據至善基金了解,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能源消費繼續保持回暖態勢,主要指標好于去年同期,也好于年初預期,可見能源行業將成為未來投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至善基金在進行相關行業研究后發現,今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能源消費回暖,增速全面回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能源供給質量有所改善;改革創新引領作用增強,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能源共享發展擴圍提速,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能源行業效益整體向好,上下游盈利分化。 顯然,當今世界,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帶來環境、生態和全球氣候變化等領域一系列問題,主動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 至善基金表示,作為全球能源消費大國之一,我國對新能源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只增不減,先后*了多項針對性指導政策。新能源符合人類社會文明和可持續發展需要,更是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關鍵,其發展勢頭長期向好。新能源的興盛,也將給細分領域帶來投資機遇。 2016年年底,中國國家發改委印發《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戰略指出,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比重進一步降低,清潔能源成為能源增量主體,能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到203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60億噸標準煤以內,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天然氣占比達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潔能源。展望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穩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一半。 然而據至善基金了解,截至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僅為12%,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從大的能源格局來看,以光伏和風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未來或將逐步實現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同時疊加我國能源消費持續增長趨勢,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數據顯示,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約占全部電力新增裝機的67%左右,與今年上半年基本持平。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新增電力的主力,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有關業內人士稱,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到三季度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3億千瓦。前三季度,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6300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4300萬千瓦、風電970萬千瓦、水電820萬千瓦。 與此同時,至善基金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17萬億千瓦時,約占規模以上全部發電量的25%,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0.3%、26%、70%和25%;棄風、棄光率分別為12%和5.6%,同比分別下降了6.7個和3.8個百分點。 至善基金強調,從投資角度來看,可再生能源對傳統能源的逐步替代將帶來行業廣闊的發展機會,同時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能源類相關公司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積累了強大的競爭優勢,新能源類上市公司或有望為投資者帶來持續性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