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雙方就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歐盟條件達成價格承諾,這預示著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反傾銷調查的爭議即將尋找到一條雙贏之路。在此次危機中,中國光伏產業產的金融服務體系成為關注焦點之一,其中涉及到對光伏出口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的保險工具的運用和發展更是值得探討研究。
&nb
目前,PowerGuard每年僅在中國市場承保的組件生產商超過15家,每年的累計賠償限額在4000萬美元以上,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僅Hanover International一家3年內累積賠償限額將超過其凈資產。如果多家企業發生批量事故,保險公司很可能無力償付。 令人遺憾的是,很多融資銀行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于承保保險機構實力不足與光伏行業快速發展中出現的種種質量問題和高額賠付之間的矛盾認識不夠,最終受傷害的除了組件制造商以外,銀行等融資機構將是最大的損失方。 綜述: 國外保險機構在承保中國組件企業光伏組件25年保險上為我國保險機構提供了很多參考,對于促進光伏行業長期保險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目前來看,國外的保單還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中國的光伏業界期待著更好的國內外產品,尤其是國內保險公司的產品來為光伏行業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