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
“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了能源政策的主流。在日本,得到認證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已經超過2000萬千瓦,通過智能電網調節供需平衡的必要性已經顯現。智能電網的信息通信技術(ICT)基礎擁有超越能源領域范疇,與
水力、地熱和生物質發電等可以調節輸出功率的可再生能源無需這樣的追加成本,但可新開發的資源有限。在今后建設余地巨大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則需要解決穩定系統所需成本的問題。
對于風力與太陽能的發電,有些國家通過發電設備的量產化和裝機容量的大規;岣吡诵剩瑥亩蠓档土顺杀,甚至接近了1千瓦時的成本低于購買電能的“電網平價”。但用來穩定功率變化的系統穩定化技術尚處于開發階段。以低成本緩和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功率變化、減輕基礎電網負荷,這種技術需求會越來越大,在這一領域有可能產生商機。在這樣的趨勢下,作為新一代電網備受期待的“智能電網”開始受到關注。
可與社區智能交通管理聯動
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精密控制需求
智能電網的一大優勢是能夠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精密控制需求。在歐美,要求用電大戶在高峰用電時段減少需求的“需求響應”(DR)已經普及,隨著智能電網的推廣,需求響應將有望走入普通家庭。日本橫濱市和北九州市也已經開始以普通家庭為對象,對提高電價的需求響應進行驗證。
絕大多數的家庭需求響應實證實驗是人工操作家電,但在德國等地,還通過實證實驗,進行了向家中設置的能源控制器發送指令,自動降低冰箱和空調功耗的嘗試。以這些實證成果為基礎,歐洲10國合作,在丹麥啟動了根據一級市場的價格變化,實時自動控制電器工作情況的實證實驗。美國把這種以分鐘為單位的快速需求響應稱為“高速自動需求響應”,已經開始著手為家電的遠程控制制定通信標準。
另一方面,在熱電聯產領域,住宅燃料電池熱電聯產系統在日本已經開始普及,歐美也在推進實證實驗。
日本將通過智能電網綜合控制地區內的分布式電源、蓄電池及需求響應的機制稱為“地區能源管理系統”(CEMS),這在如今已經是各地實證項目的主要驗證課題。
歐洲也在加緊開發與地區能源管理系統相似、以分布式電源為主體的智能電網關鍵技術,也就是“虛擬電廠”。隨著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地區能源管理系統和虛擬電廠技術在各國的需求也在增大。
今后,符合地區特色的許多方法或許都將得到嘗試。而且,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將來很有可能超出能源的范疇,創造出眾多商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