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
“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了能源政策的主流。在日本,得到認證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已經超過2000萬千瓦,通過智能電網調節供需平衡的必要性已經顯現。智能電網的信息通信技術(ICT)基礎擁有超越能源領域范疇,與
全方位進行城市建設
有觀點認為,在歐洲構筑智慧城市采用“整體分析”(Holistic Approach)很重要。
整體分析是指同時考慮能源、交通工具及廢棄物問題,并同時予以解決的方法。斯德哥爾摩近郊的Hammarby Waterfront被認為是一個成功例子。在歐洲有觀點認為,智能電網的信息通信技術將是實現整體分析的有力工具。
例如,以通過虛擬電廠進行控制的分布式電源為主體的城市建設,與以公共交通工具為軸心的緊湊型城市及徹底實現回收利用的零排放型社會比較吻合。
事實上,日本已開始開展實證項目的社區能源管理系統(CEMS)也是不僅用于能源管理,還具備與純電動汽車(EV)的聯動及看護老年人等功能,整個社會日漸成為其應用領域,因而具有整體分析的一面。例如,在愛知縣豐田市的實證項目中,可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發電的能源管理與新一代交通工具實現了聯動。
該項目將能源管理系統稱為“能源信息管理系統”(EDMS)。在裝備了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住宅中采用住宅能源管理系統(HEMS),對將太陽能所發的電力儲存在蓄電池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中以備使用的機制進行驗證。能源信息管理系統承擔的作用是,通過對多所住宅的住宅能源管理系統進行監視及統一控制,對城市整體的電力供需進行優化等。
另一方面,新一代交通工具則是通過“交通信息管理系統”(TDMS)進行統一控制。控制對象不僅限于環保車及汽車的利用形態。還要使公共交通與私家車、汽車共享實現聯動,并且收集消費者、交通運營商及社區等的信息,通過組合利用公共交通和汽車,實現地區整體的優化利用。
豐田公司于2012年10月開始提供名為“Ha:mo NAVI”的“多運輸形態路徑導航”(Multi Modal Navi)服務,用戶可使用智能手機對汽車與公共交通配套路線進行搜索和引導。該服務結合了指引駕駛路線的汽車導航系統,和指引電車及地鐵換乘路線的互聯網搜索網站。
例如,從豐田利用超小型純電動汽車進行汽車共享實驗的日本中京大學豐田校園,到擁有汽車相關參觀及展示設施的豐田會館,對其間交通路線進行搜索,那么顯示出的最佳路線是,利用汽車共享到最近的貝津車站,然后坐電氣列車到三河豐田車站,再換乘巴士。也就是說,使用者通過1次搜索就可獲得利用汽車共享、電車及巴士的換乘路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