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思想家雨果說:人類沒有任何一種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藝術寫在石頭上。
建筑設計師徐寧說:光伏與建筑的結合,顛覆性地改變了建筑只能耗費能源的歷史,這是建筑藝術與能源思想的雙重變革。
工作之余,徐寧就常常半躺在陽臺上的藤椅里“讓靈魂跟上腳步”。在他腦海里飄來飄去最多的有兩個人,一是蘋果的喬布斯,另外則是特斯拉的Elon Musk。 徐寧認為,無論是喬布斯的蘋果,還是Elon Musk的特斯拉,都是一種對習慣習俗的突破之后的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從哲學層面的創新,是在突破人們固有思想疆域的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思想,乃至新的文明。“這本來是完全意義上的傳統制造業,但卻被他們創造出了風靡世界的產品,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在這樣一個時代,你如果沒有思想,就只有被淘汰的份兒! “僅僅停留在里夫金講的趨勢和例子上,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去理解這種趨勢背后的原理。”對于無比暢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徐寧的解讀或許更具啟發。他反問筆者:你是否思考過,為什么這么多的新興產品都以“微”字作為名稱的開頭? 微博、微信、微電網、微收費……,以及,分布式能源。“這不是巧合,沒有那么簡單。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微’時代,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終端的個人化,就是分布式。分布式的概念大家都已熟知,但又有幾個人真正意識到了它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改變?這是個革命性的事,不僅僅是在建筑上發電那么簡單。” 相比于思想創新的不易,將創新的思想去實踐,則是更難的事。 身為企業家的徐寧,是個典型的行動派。據他介紹,藍波綠建已經在做一些“微”時代的實踐,如微電站、微水站、智能微電網、微建筑等,都是一些顛覆傳統的嘗試。 徐寧認為,能源革命與信息革命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玩法,將會根本改變原來的工業基礎乃至經濟基礎,過去依賴的產業發展模式必然要被打破。“這種革命,不是小打小鬧,如果不做徹底改變,還希望像互聯網一樣幾個人搗鼓搗鼓就上去了,就根本沒有希望! “我們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時代,但能否抓住歷史的機遇,卻仍有賴于如何去創新。如果現在還在想著復制,還在想著同質化的低成本競爭,是沒有前途的!痹谛鞂幙磥恚挥型黄乒逃械乃季S,特別是要在商業模式、金融模式方面徹底的創新,光電建筑這類新興事物才有可能獲得大的發展。 作為建筑藝術的實踐者,徐寧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更是一個懂得怎么將思考用于實踐的人,他正在將自己對建筑與能源的思考,不斷地寫在雨果所說的“石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