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極泰來。
在經歷了2011年和2012年的持續虧損之后,光伏產業終于在2013年迎來逆襲,業內主要企業實現扭虧,行業經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
物移星換,2014年的光伏產業,仍然面臨著復雜多變
三、歐洲需求保持穩定 2013年歐洲光伏市場占全球總裝機量的比例約為30%,預計2014年也會保持在25%~30%的水平上。或許,今后幾年,只要光伏發電成本沒有巨大的改觀,歐洲市場每年的光伏裝機容量會保持穩定,德國每年約3GW左右,意大利、法國、英國會保持在1~1.5GW范圍內,總的年度需求量在10GW上下。 目前,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在內的歐洲傳統光伏市場已經取消了對光伏裝機的補貼,其發展變得更加理性。而歐洲新興光伏市場如英國、法國等,亦不愿重蹈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覆轍,因此普遍政策激勵不足。 總之,在不短的時期內,歐洲光伏市場都將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市場,因此其需求趨穩將有利于全球光伏供需走向平衡。雖然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此消彼長,推動了全球光伏需求量穩定上漲,但行業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要遠遠大于歐洲,其短期需求的崛起并不足以支撐目前光伏產能的持續擴張,行業要想可持續發展,仍需創新應用模式與開拓更多應用市場。
四、非洲、東南亞等市場仍屬玩票性質 南非、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非洲地區最大的三個光伏市場,南非在今明兩年會有800MW左右的光伏系統并入電網,沙特阿拉伯也制定了到2032年安裝16GW光伏系統的宏偉目標。以色列則是目前為止非洲最大的光伏裝機國家,已經大約完成了400MW左右的裝機量。雖然約旦、納米比亞、安哥拉等很多國家都對光伏發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發展光伏產業不僅僅是靠政策,更重要的是看一個國家的軟環境,包括融資環境、電網能力、傳統電力價格等多方面。中國發展光伏都困難重重,更何況非洲地區。所以,非洲市場裝機容量短期內不會有大的突破,業內企業不可抱有過大希望。 除了印度外,東南亞地區短期內恐怕不會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光伏市場。泰國是東南亞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也是亞洲首批實施FIT制度的國家之一,其計劃僅是2022年前實現2GW的光伏電站安裝目標。其他東南亞國家根本不值一提,有研究機構曾經預測,到2017年東南亞地區才可能突破年度1GW的裝機量。 因此,這些地區雖然同比增長較快,但對全球光伏產業的貢獻非常小,短期內仍屬于玩票性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