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規劃司有關人士27日在中國能源革命高峰論壇上透露,“十三五”能源規劃將對國家能源布局進行優化。在能源生產布局方面,將從“十二五”規劃的“五基一帶”能源開發布局升級為“五基二帶”布局。加大油氣開發力度和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未來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在煤炭運輸方面,“十三五”期間北煤南運中通道蒙華鐵路將投產,將解決華中地區能源供應洼地問題,今后還可以在“兩湖一江”地區布局一些火電集群。 “十三五”末,力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60%以內,2030年下降到50%左右。 為解決關鍵的供給問題,“十三五”期間將加大油氣開發力度。統籌推進八大石油生產基地開發和九大天然氣生產基地開發,夯實穩產基礎。“在八大石油生產基地中,傳統的大慶、勝利都在減產,未來有增長潛力的是新疆的準噶爾、塔里木,長慶、陜北等地,還有海上油田。在天然氣方面,”十三五“目標是2020年供應量達4000億方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上升到10%。”這位人士介紹。 提升儲備應急保障能力,加快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建設。啟動三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工程,建立企業義務儲備,鼓勵發展商業儲備;加快布局新儲氣庫建設、完善加氣站及配套管網、提高應急調峰能力。 在天然氣運輸方面,“十三五”將重點加快西氣東輸三四線建設和五線的開工,同時計劃建設一條新粵浙煤制氣運輸管道。 在電力方面,優化水電開發時序,重點建設西南大型水電基地,2020年前重點開發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等河流,2020年后重點開發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 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十三五”期間,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2億和1億千瓦以上。前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一倍,后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五倍。 在風電方面,以市場需求引導風電開發,“三北”地區大基地和其他分散式相結合。加強集中風資源開發、穩妥推進海上風電、因地制宜開發分散風能。在光伏發電方面,擴大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有序推進光伏基地集中開發,未來分布式將占主導。 這位人士表示,“十三五”可再生能源面臨的一大壓力是經濟性要求。2020年風電價格將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相當于風電從目前每度6毛錢降到每度4毛錢,太陽能從每度9毛多降到每度六七毛錢。目前風電價格降價已在醞釀,未來降價力度會更大。 “可再生能源補貼今后將有總額限制,以后每年都會有相關政策出臺。新能源發電企業只有主動提高技術水平,把成本降低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這位人士認為。 對于核電,這位人士表示,核電“十三五”還是要大發展優先發展。按照核電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運行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現在進度略慢一點,2020年投產預計只有5300萬千瓦左右。” 這位人士表示:“下一步,將從華龍1號、CAP1400中盡快確定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路線。”十三五“規劃正在論證”兩湖一江“內陸核電能不能開建一兩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