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農歷春節前后,一個陌生的天氣名詞突然頻繁見諸于報端和媒體:霧霾。這種新的異常天氣籠罩了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城市。這是自中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發生的程度最嚴重、覆蓋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霧霾天氣。 1月13日,北京市環保局官方網站顯示,空氣質量為六級污染,首要污染
中華民族曾經在電、發動機、計算機等科技革命上一次次落后于西方,可是,就是這一次,就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聰慧的中國人在能源革命上已經占得先機。中國牢牢掌控了70%的光伏產能和50%的全球市場,在2012年TOP10組件制造商中,中國大陸占據7家。西方國家開始害怕了,他們清楚地明白這意味著自己新能源的脖子正在被中國人卡著。他們不舒服,他們必須要保護自己的民族新能源產業,這就是“雙反”的真正動機。那么,是怎樣的產品有如此強大的侵略性,讓這些傲慢的一直鼓吹自由貿易的民族聯起手來揮舞貿易保護的大棒呢?它就是中國的光伏電池。 光伏,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戰略新能源行業目前墜入寒冬,出路在哪里呢?簡單,出路就在我們腳下—中國國內光伏市場。目前制約國內光伏市場的瓶頸不是成本和技術,而是政策滯后。政策滯后體現在:并網難、審批難、補貼難。只要三大障礙解除,國內光伏市場將立即打開,過剩產能至少吸納一半。何須看歐美臉色?!面對光伏危機,政府應該救光伏,但是要救光伏行業,不是去救某個光伏企業。光伏目前最需要的不是錢,不是地,而是政策和市場環境。政府通過規制引導,宏觀協調,給新能源創造一個暢通、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和電網平臺就是救光伏。企業可以讓市場去選擇。 城市大面積的獨棟/別墅/工業廠房/公共建筑,農村的平房/獨院,是中國光伏市場尚未啟動的藍海。分布式屋頂系統發電量小,自發自用,不影響電網運行,市場大,恰是歐美鼓勵發展方向。只要政策到位,打通分布式并網的阻礙,國內產能立馬就能被吸納,供需關系恢復平衡。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產能,最全的光伏產業鏈制造業,最多的公共/工業/居民用建筑屋頂,廣闊充足的陽光輻照資源,還有最高的能源消耗需求。只要電網放開并網的閘門,國家簡化審批手續,給予適當的度電補貼,產業得救,民眾得福,國家得利。光伏的困難是暫時的,能源的危機是長期的。國內光伏市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光伏行業初期難免會碰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隨著產業技術的成熟、市場規模的擴大,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一天即將到來。歷史必將證明,誰都無法阻止光伏前進的車輪。中國在這場新的戰略能源競賽中,必須先拔頭籌,當仁不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