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CCER項目開發好比一場馬拉松賽跑,拼的是耐力和體力。 自首批CCER項目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下文簡稱“信息平臺”)公示以來,中國自愿減排項目運行已滿一年,但尚無減排量獲正式簽發。 CCER項目開發繼承了清潔發
從項目審定到項目備案,跑得最快的前三個項目均為第三類項目。這三個項目分別是貴州烏江思林水電站項目、華能上海燃機電廠項目和烏蘭察布市商都大腦包風電場天潤4.95萬千瓦風電項目,用時依次為91天、103天和107天。 而從項目備案環節來看,國家發改委共召開四次備案審核會議,備案審批速度不斷加快。四次審核會通過的備案項目數量分別為2個、14個、33個和41個,從備案審核會議召開到公示備案項目或下發備案函通知所用的時間,分別為77天、40天、33天和47天。 隨著CCER項目開發各環節的逐步走通和走順,項目開發周期也將逐步縮短。 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開發周期短 此外,項目類型也影響著項目開發的周期。 在采訪的5家咨詢公司中,有4家均表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包括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項目,因具有CDM項目的基礎,咨詢機構以及第三方審定和核查機構業務相對熟練,且此類項目設計參數較少,開發簡單,周期較短。 在進入減排量備案審核的14個項目中,有7個水電項目和4個風電項目。從項目審定到項目備案跑得最快的前三個項目中,也包含一個風電項目和一個水電項目。 科洣集團總經理丁瑩對表示,甲烷回收和垃圾焚燒等類型的項目在前期投入、后期監測、相關參數選取及設備使用等方面相對復雜,項目開發難度是風電項目的3-4倍,項目周期相對較長,成本也會略高。 除項目類型和類別外,項目開發周期與多種因素有關,太銘碳管理CEO孔晴熙對分析,方法學的成熟度、項目材料的齊全度、批文的合規性、第三方的配合度、咨詢公司的業務能力、國家發改委項目審定和備案的頻次,以及對各個環節的把握都會影響項目開發的周期。 目前,項目業主與咨詢公司在項目開發方面的合作模式,主要有純咨詢和收益分成兩種。 據科洣集團總經理丁瑩介紹,前者是根據咨詢內容單項結算,后者為風險與收益共擔,咨詢公司承擔部分或全部開發成本,并按一定比例分享后期的減排量收益。 采訪的5家咨詢公司均表示,現階段項目開發成本在業內并無透明的價格標準,是雙方議價的結果,但開發環節中的第三方審定與核查的成本則相對穩定和透明。 中環聯合崔曉冬對透露,第三方審定與核查的成本主要來自人力成本,與項目難度有關,價格也是隨行就市。 據了解,CCER項目運行之初,國家發改委僅通過了3家第三方審定與核查機構,為搶占市場先機,這些機構的價格略低。隨著CCER項目的快速增長,價格也隨之上漲。今年6月和9月,國家發改委先后通過了6家第三方機構,市場份額分攤后,價格也略微走低。 孔晴熙對表示,在選擇開發項目時,CCER項目的收益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對此,環保橋公司總經理彭峰分析,中國CCER項目開發成本與減排量收益直接相關,但不完全成正比。 比如,清潔能源項目的開發成本差不多,但一個風電項目和一個光伏項目的體量可能會相差較大,單個項目的減排量產出自然也會有差異。而林業碳匯項目、煤層氣項目以及垃圾發電項目等,開發難度較大,成本也略高,但單個項目體量往往并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