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組件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取決于行業和市場的大環境,諸如投資者對發電量的重視程度、土地資源的供應情況以及分布式的進展等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張廣明
光伏行業將再度進入技術驅動時代。
眾所周知,近兩年的光伏產品價格之所以出現快速下降,固然與中國所存在的產能過剩有關,但更重要的則是基于對平價上網前景期待下各個環節的共同技術進步,后者才是推動其向平價上網邁進的持續性力量。而這其中更大的功勞,則要歸于許多中國企業在市場惡化的大環境下,仍然堅持做大市場規模,進而帶動了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技術創新。 但是,頻繁的貿易紛爭將為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蒙上陰影。短期內,市場需求的整體縮減可能會使得一些企業只能以“保命”要緊,沒有能力支撐技術研發上的支出,而企業的這種短期行為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將可能推遲甚至中斷整個行業實現平價上網的進程,這可能會令產業鏈上的某些環節基于行業悲觀前景而打消參與技術創新上的積極性。 高效組件的機會 盡管面臨貿易紛爭的困擾,但高效組件仍然被看好。 NPD Solarbuzz就預測,薄膜和高效晶硅組件的供應量將從2014年的5.3GW增長至2018年的14.5GW。高效晶硅技術方面的新增廠商包括SolarCity計劃擴大Silevo的產能,以及First Solar將TetraSun的光伏技術進行量產。 上述報告還表示,先進的晶硅電池概念預計將占更大的市場份額。2015年后,已知的先進晶硅組件供應商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200%,到2018年達到7.6GW。而基于使用高純提拉法(CZ)生長和光伏專用定向凝固爐鑄錠制造的多種晶硅技術之間的競爭,將最終決定哪些技術在未來五年內獲得成功。 Colville表示,過去的兩年光伏制造商一直將重點放在降低成本上,光伏行業目前面臨采用統一的技術路線的理想時機。隨著領先的光伏廠商對2015年及以后的新增產能進行評估,能夠對標不同光伏技術選項將是工廠設備和目標客戶選擇的關鍵部分。 市場研究機構 Energy Trend 則認為,高效技術中PERC、N型單晶等技術都為關注重點。業內人士認為,光伏產業雖然陸續受到經濟及政治等因素影響,但在可預見未來的需求增長趨勢不變。未來,掌握市場走向及高效技術,必定成為制造業者生存成長的關鍵因素。 進一步分析來看,受屋頂資源緊張情況以及對電站投資目的不同,分布式可能對高效組件的接納程度會更大,也最被看好。 至于晶硅和薄膜之間的競爭,短期內看,還很難改變晶硅一統江山的局面。畢竟,對于薄膜電池而言,仍然存在著一家獨大的現實,無論是在采購中的議價能力還是供能保障能力上,投資者都存在一定的顧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