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寫半年總結的時候。那么,近期行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什么?
本刊特約撰稿人 趙永紅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2015/08又到寫半年總結的時候。那么,近期行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什么? 做數據統計,做企業情況調研分析,然后向各相關政府部門分別匯報——在協會每次的總結報告里,這個問題是一定要回答的。 企業成本壓力大,客戶付款條件差,銀行融資難,自身資金周轉困難,同時還面臨隨時出現的客戶倒閉風險……,從半年總結到年度總結,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從2011年持續寫到了2015年。 浙江光伏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雖然浙商普遍自謙思想保守,但筆者卻佩服極了他們卓越的風險控制能力。 或許,正是因為風控能力強,曾經被預測80%以上要倒閉的浙江中小企業光伏集群,絕大部分的企業至今都還活著。即使在全行業處于嚴冬時期,大部分浙江企業也是以體驗春寒的態度,以歇一下、少做些、資金安全第一位的做法,活到了春天。 這可能是浙江光伏企業和其它地區企業最大的不同。 可問題是,以安全第一的方式,我們已經活了五年。 而發展才是硬道理。那么,對于浙江光伏企業而言,想發展,又該怎么走? 追產能求低價的時代已經結束 記得幾年前,有一次幾家企業的技術老總聚會,其中一個企業拿出一張圖片來請教大家:我們的產品在客戶那里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問題,大家幫忙看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經過交流才發現,出現問題的這批產品,與這家企業以前的產品確實有很多不同。 提問者自己也不好意思的表示,是因為新近的產品換了好幾種更便宜的輔料和配材。 誠然,我們需要不斷創新。但如何在追求成本降低的同時還能保障產品的質量,可能是一個需要我們重新去思考和認識的問題。 在全行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拼價格的時候,能夠hold得住而淡定地嚴守質量關,確實并不那么容易做到。 “既然你要東西便宜,就不要苛求質量”。正如浙江溫州的打火機、浙江桐廬的圓珠筆、浙江諸暨的襪子,等等。 其實,不僅僅是光伏,整個中國制造,都處在這樣一種艱難的選擇中。 因為,我國占據全球產能50%以上的領域并不少見,而中國光伏,占比全球產能更是已超過80%。 由此,筆者也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還該不該投資擴產? 此刻,筆者非常贊同的觀點是,規;l展的時代已經結束。 做大產能、拼墊資、拼低價、拼成本……采用這些剮了自身去和巨頭們搶市場的做法,在筆者看來,越努力,越危險。 我們已經走過規;臅r代,正在走入工業后時代。 股市暴跌、銀行壞賬、區域經濟陷入困境、昔日巨頭舉步維艱……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