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整個光伏行業絕大多數玩家都選擇了多晶技術路線,李振國和他的團隊則選擇不被看好的單晶路線。
「 單晶逆襲? 」 當李振國和鐘寶申正在為隆基股份制定第一階段戰略目標時,尚德成功在美國上市,施正榮也因此成為了當年的中國首富。與此同時,尚德也成為了隆基股份最大的客戶。 從2006年開始,鐘寶申意識到,光伏行業沒有資金投入便沒有發展前景。當時,隆基僅有100多人,業務規模僅有幾千萬元,公司僅有16臺從美國采購回來的二手設備,這些設備是幾十年前使用的,隆基花了300萬元將它們買下。在鐘寶申看來,這些設備遲早要被淘汰,而隆基要想發展,則必須花重金購入新設備。 從這一年年底,在鐘寶申的主導下,隆基股份開始尋找投資伙伴。2007年,尚德打算投資,而其他的投資者也開始進入股東名單中。 鐘寶申回憶稱,作為當時行業的巨無霸,尚德希望能夠持有隆基更多的股份。他與施正榮談判了好幾輪,但券商告誡他們,尚德持股比例不能過多,不然會形成關聯交易。 “一開始,尚德要求的股份是20%多,最后基于上市的考慮,壓到了4.98%!辩妼毶暾f。此后,施正榮進入隆基股份董事會。在李振國看來,作為光伏行業的標桿人物,施正榮進入董事會有益于公司的戰略決策制定。 但頗為意外的是,2010年,隆基股份第一次上市竟然是因尚德而折戟。當時,證監會公布的原因是與尚德“關聯交易價格的公允性”以及是否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難以判斷。 IPO被否的那天是2010年3月24日。隆基股份原本在證監會旁的酒店里擺下了慶功宴,但被否的消息傳出后,整個團隊極其低迷。 但李振國堅持“慶功宴”繼續。“我在宴會上鼓勵大家,叫大家不要氣餒,相信一家好企業終歸會被認可的! 這次上市失敗之后,隆基股份馬上啟動了新一輪融資,并開始著手解決與尚德的關聯交易問題,為下一次IPO做準備。在這次調整中,施正榮退出了董事會,而尚德采購量占隆基的比重也大幅下降。 李振國稱,2009年時,尚德在隆基股份的銷售量中占到了67.61%。到2010年結束,這個比例降到了20%-30%。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隆基股份再次申請IPO,并在2012年成功上市,成為光伏公司里最晚上市的企業。 有意思的是,光伏行業在2012年這年似乎上演了劇情逆轉。隆基股份的勢頭開始上升,從2009年到2011年,隆基股份收入為7.65億元、16.52億元和20.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4.4億元和2.87億元。 而隨著市場上硅料價格的持續暴跌,尚德倒閉,賽維LDK等行業巨頭陷入巨虧泥潭,它們為當初的激進舉措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尚德倒閉依然給了隆基股份當頭一棒。由于尚德欠著1.2億元的貨款,導致隆基股份不得不在2012年財報中將這部分損失進行資產計提,結果該公司上市后的第一個財年,凈虧損5467萬元,較2011年同比下滑118.61%。 “這是一個意外。”李振國說,“除了這一年,隆基股份在經營方面一直保持盈利,并且發展過程中沒有碰到過十分艱難的時期! 2015年,樂葉光伏生產的高效單晶組件投產之后,隆基股份開始攪動著下游廠商的神經。在鐘寶申看來,2015年對于單晶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標志便是它不再昂貴,價格與多晶基本持平。 “多晶鑄錠即使是零成本,單晶也能贏,今年5月份,我們已經證實了這個結論。隆基單晶拉棒的非硅成本半年下降了33%!崩钫駠弥雷有攀牡┑┑卣f。在他看來,3-4年后,單晶將會逆襲,市場份額超過多晶。 一位下游光伏企業高管稱,市場上的確從2015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組件、電池廠商逐漸轉向單晶,它們已經意識到了單晶的優勢!霸谕茝V單晶上,隆基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沒有它,單晶產品要想翻轉,還尚需時日!痹摳吖苷f。 截至2015年底,隆基股份的硅片產能達到5GW,2016年生產目標提高到7.5GW,到2017年將擴大至12GW。組件產能方面,2016年目標為5GW,2017年將增至6.5GW,不斷擴充產能。 “現在市面上只有兩種光伏企業,一種是只做單晶;另一種是單晶和多晶兩條腿走路!辩妼毶暾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