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彤說,“以前在和光伏行業溝通時,我們講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講的我們也聽不懂,就是典型的雞同鴨講。不過,慢慢的接觸多了,相互的了解多了,就越來越好了。”
楊彤也表示,以前建筑設計師對光伏是有一些排斥的,因為每個建筑本來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加一分嫌多,減一分嫌少。光伏組件加在建筑上面要是真能做到錦上添花,那倒也是可以的。但某些光伏系統對建筑的效果卻是減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建筑的美感甚至功能,也怪不得設計師反感。 楊彤認為,到現在為止,關于光伏建筑應用的標準還比較少,由于缺少規范市場的依據,也在一定程度給市場帶來了混亂。 但他認為,更大的問題是,分布式光伏項目大多都規模較小,因而找不到專業的人來設計,因為幾乎沒有設計院會為了這樣一個很小的方向去專門申請設計資質,這也就成為了規范市場的一個難點。 楊彤建議,光伏與建筑的結合,以后最好能提前在設計階段就設計進去,盡量減少在后期生硬的加上去。 地方管理部門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2014年12月,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并實施《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標準》,要求民用建筑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應與建筑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但從現實情況來,無論是光伏業,還是建筑業,對此顯然都還有一個接受過程。 光伏與建筑要實現真正的融合,正如楊彤所言,還需要一個過程。 由《太陽能發電》雜志與太陽能發電網聯合主辦的“2016首屆全國分布式光伏應用創新金獎評選”活動,正是希望通過遴選出那些真正重視品質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促進光伏人對建筑的理解,促進光伏與建筑的融合。 光伏與建筑兩個行業之間,非常需要更加深入的彼此理解,特別是在分布式光伏市場將要爆發的前夜。但相對來說,光伏行業更有義務主動去認識建筑行業。畢竟,對于光伏建筑應用而言,建筑才是主角。 專家介紹: 楊彤,畢業于東南大學電氣工程系,國家注冊電氣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獲中國建筑學會“當代中國杰出工程師”榮譽稱號。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電氣工程設計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評審專家,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建筑物電氣裝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SAC/TC 205),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十五分技術委員會委員(SAC/TC 113/SC 1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專家。 長期從事建筑電氣工程設計和技術質量管理,共獲得全國優秀設計獎6項,省級優秀設計12項。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15)主要起草人,國家標準《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GB50575-2010)主要審查人,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主要審查人,浙江省標準《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應用技術規程》DB33/1106-2015第一主編,浙江省標準《既有民用建筑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設計導則》主要起草人。為建筑工程事業做出了一些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