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12月22-23日,由太陽能發電網、《太陽能發電》雜志主辦的“2016首屆中國分布式光伏品質建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以“光伏的品質主義”為主題,20多位來自電力、建筑與光伏行業的專家和學者,圍繞分布式光伏的市場秩序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應該說,光電建筑應用的推廣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我們離“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目標還差得很遠。《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光伏裝機量要達到1.05億千瓦以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分布式光伏要達到6000萬千瓦,現在分布式光伏不到1000萬千瓦。所以,這個任務相當艱巨,我們必須要奮發有為。 如何奮發有為呢?我想應該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和政府之間開展PPP項目。大家要研究PPP項目,我看到這次會議有21位專家要講光電建筑的各種問題,他們講的問題都要落實到項目上去,這才是我們根本的目的,所以我們光電建筑的應用項目越多越好。沒有項目,其他都是空談。 二是要強調競合聯盟。搞光電建筑應用,只有一、兩家企業是不行的,必須要搞聯合、搞聯盟,要進行合作,要和財政部門、金融部門合作,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們合作,企業之間也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使光電建筑應用真正做到穩中求進;只有合作,才能拓展我們企業的市場。 三是要下力氣研究光伏與建筑的結合。光電建筑應用這件事很了不起,為什么呢?因為過去建筑是消耗能源的,現在在建筑上安裝了光伏系統,這個建筑就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了,能給建筑提供電力。所以說,光伏為建筑增加了一個新的功能,就是發電功能,這是革命性的。 但是光伏如何與建筑結合?如何保證建筑安全、人身安全?既不破壞建筑功能,又能讓建筑保持美觀?看來還需要認真研究,不斷創新。 第二點,光電建筑應用也要實行供給側改革。 什么是光電建筑應用的供給側改革呢?我認為,光電建筑供給側改革的根本目的,必須是滿足用戶的需求。那么,光電建筑的用戶需求是什么?這是光電建筑供給側改革的總攻方向,也就是提高供給的質量。這次論壇提出了一個總攻方向,叫質量,提得很好。 光電建筑供給側改革,我想可以通過這樣兩點來實現。 一是政策導向。我當協會會長之后,帶了一個考察團到德國考察了半個月。我感受很深,回來寫了一個報告,向中央有關部門提了個建議,希望我們能夠借鑒德國的經驗,主要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我去說服我們的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把兩家聯合起來,發了一個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鼓勵政策,這是國內最早的關于光伏補貼的政策。 這個政策后來停了。我建議還要繼續研究這方面的激勵政策,要有全民支持的政策,這樣的政策導向非常關鍵。希望我們的專家、我們的有關學會、協會、研究會,共同來呼吁我們國家政策的制定部門,高度重視光電建筑應用的建設。 二是質量。因為供給側改革的整個方向就是要提高質量,我搞了一輩子建筑,最傷心的事情就是處理質量事故、安全事故,現在我腦子里也忘不了那些事故現場。因此,我們的光電建筑應用也要非常重視質量問題。 我看德國的光電建筑安裝工人可不是誰都能干的,是有資格的,要有專門的考試,考試合格了,發了證書之后,才能從事光電建筑項目安裝。我們現在是抓個人就能干,那是不行的。 還有就是光伏和建筑的結合,應該從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而不是簡單在屋頂上放塊光伏組件,要把整個建筑考慮進去,這是非常關鍵的,這個技術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