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0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要達到60GW以上。而截止2015年底,全國分布式光伏裝機累計只有6GW左右。
郭家寶:非常好!實際上胡總關注了整個分布式光伏建設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后端的施工和運維,后端實際要解決的是如何落實我們前期制定的方案、措施。 那么,一個項目到底好不好,應該怎么去判斷呢? 我想請問一下中科院的翟主任,因為分布式比較小、比較少,去檢測可能有一些障礙,比如成本不劃算。您是否有什么辦法,讓我們直接知道問題的重心,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很有效地把問題檢測出來,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個有效的方法、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翟永輝:這個事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在考慮,因為我們一直在從事電站質量品質檢測方面的工作。分布式電站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分散,而且還很小型化,包括扶貧的分布式、一家一戶的分布式等。 我們提出來了一個方案,建議把分布式分成兩類。 一種是大型集中的,比如工廠建筑一體化項目,容量可能上兆瓦到數十兆瓦。這類項目,采用并網光伏電站的檢測方式,業主也能夠承擔得起檢測費用。 另一種是戶用型分布式,我們建議作為一種品牌產品來做,做成熱水器、空調等家用電器那樣的品牌化產品,比如就是3kW的、5kW的、10kW的定制成一個個產品。從產品的角度,檢測就比較容易了,只要對生產廠家做檢測實驗、批次抽檢,安裝的時候再做個現場檢查檢驗,就OK了。 這樣,既可以把檢測成本降到最低,也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同時也能給客戶一個很好的保證。我覺得,這可能是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 ![]() 郭家寶:謝謝翟主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大型分布式項目還是按電站來,小型的可以產品化,就像家電產品一樣,在賣給用戶之前做好認證、檢測等質量保障工作。 另外,我想請問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石部長,如果按照大型電站的要求去選分布式的產品時,可能就會有一些迷茫,因為大型電站和分布式的特點不同。那么,現在有沒有專門針對分布式應用的相關認證產品或者要求?或者說,對分布式的產品,認證方面有哪些特色、指標?也就是說這些指標是專門針對分布式的特點設定的,這樣我們選產品時,就可以按照指標要求有針對性地去選。 石磊:我們一直都比較關注分布式,也把分布式跟大型集中電站做過詳細的比較。我們認為,兩者之間有四個方面不一樣。 第一,分布式要注重載荷設計,這是分布式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 第二,防火,這是分布式項目很關鍵的一個要求。目前我們也在研究歐美的防火標準,比如加拿大,就規定屋頂項目所用組件的防火等級要比地面電站至少高一個等級。而且,屋頂上的安裝,也要求離屋頂距離935毫米以上,這是一個很詳細的規定,是為了保證通風性。 第三,由于屋頂電站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防雷的要求也不一樣。 第四,電站的智能網絡的信息傳輸一般都是弱電,有干擾對弱電傳輸性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還應該針對屋頂的逆變器、匯流箱的電磁干擾進行更加嚴格的測試。 加拿大的標準就對傳感器有非常詳細的要求,一般接地端要求單點接地,就是要用金屬包裝導體,盡量要包裝到傳感器那一頭,然后與電站所有的金屬都不進行任何接觸,而直接把它一直引到計算機的輸入端。這樣的話,在整個系統有干擾的時候,就會通過支架或者地線走,而不影響傳感器。 所以,我覺得屋頂分布式更需要注重高品質。因為它的環境逼著你從設計、施工都按照精品的方向走,因為在有限的面積中你要實現更大的利益,只有做成精品才能夠實現你的目的。 其實,只要想把分布式光伏項目做好,肯定要比地面電站考慮得更多、更細,這是必然。 這個對話的題目叫“高品質分布式”,我覺得把“高品質”和“分布式”聯系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因為分布式正好就需要進行高品質的設計,來實現我們的投資目的。 ![]() 郭家寶:謝謝!做好分布式項目,需要有高品質的設備、高品質的材料、高品質的系統,它比一般地面電站的要求還要高,這是一個一定要重視的理念。 可能有些人有一種想法,這么小的系統,隨便用一些次點的產品,一樣可以發電。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它就建設在我們工作、生活的場所,因此一定要用最好的東西。 所以,我們這個論壇、這個活動舉辦得非常及時,在我們要大力推廣分布式的這樣一個節骨眼兒上來講品質,特別是建筑光伏項目更是要把品質放在首位。一定要記住,分布式項目應該比一般的地面電站要求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