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各大企業巨頭紛紛投資布局光伏行業,馬云甚至和全球商業領袖共同參與一個基金聯盟,用于投資初創及成長期企業,為全球提供下一代可靠、可負擔、零排放的能源、糧食和產品。 2、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 3、
四、電站EPC業務最先發力 ![]() 通常來說,光伏企業的業務主要可以分為光伏電站投資運維和EPC總承包兩類。 根據上表的統計,2016年度營收增速最快的企業中,有7家是光伏企業,而其中EPC總承包的增速相對于光伏電站來說要更快。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光伏電站投資運維的周期較長,而EPC總承包業務受市場推動的效果更大。 五、新三板光伏企業實力分析 (1)電站類企業可比上市公司分析 ![]() 根據相關政策,我國光伏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由國家發改委制定,電網公司對光伏電力應全部收購,從這一點來看,光伏電站的下游需求基本穩定,不用擔心銷售問題,所以決定一家光伏電站營收和利潤增長的關鍵因素就變成了,裝機量和資本金的比拼。 如2009年《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中規定了,光伏光伏電站投資資本金比例不低于20%。此外,運維階段的日常維護、發電量監控、故障排查等都是組成光伏電站管理能力的核心要素。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到,2016年度多數企業的營收均實現較好的增長。其中九州方園和復睿電力,營收增速均在70%以上,主要原因是新增發電機組并網開始實現收入;北控綠產的營收增速17.04%,與上市公司太陽能接近。ST歐貝黎的營收僅增長了1.75%還需進一步增強。 ![]() 從期間費用的管理能力來看,上市公司太陽能(000591.SZ)堪稱模范。在4家新三板公司中,期間費用的整體管理能力可以與太陽能(000591.SZ)相比的只有ST歐貝黎。 而在另外3家新三板企業中,九州方園的期間費用占營收的比重最大,主要原因是發電量還未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對于九州方園來說,通過股權融資,積極做大發電量是重要的目標。復睿電力面臨的情況與九州方園相似。 北控綠產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控制能力均表現的較為出色,僅有財務費用一項占比較高,主要原因是6億元的長期債務的利息,為了分析債務對光伏電站企業的影響,我們研究了其他企業的負債情況。通過對比可知,北控綠產的資產負債率為56.65%,與ST歐貝黎的55.12%和太陽能的62.03%相比,并沒有出現太大差異。所以,這么看來北控綠產的財務管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認為,新三板這些光伏企業均面臨了積極做大發電量的問題,而發電量能否形成規模效應也將成為制約這些新三板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所以總體上看,目前能夠滿足規模經營要求的只有北控綠產和ST歐貝黎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