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家全球組件出貨量大致底定,根據EnergyTrend統計;2017年出貨總量達到103GW,其中五大整合廠(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韓華)與兩大硅片龍頭廠(協鑫集成、隆基樂葉)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光是這幾家的出貨量就將近50GW;幾乎占去一半的份額。
另外多晶組件的部分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家多晶硅片龍頭大廠的出現排名,其實會勝出的原因也是與上述隆基樂葉如出一轍的情況,這兩間都是專注于本業出產之硅片產品;進而衍生出自家品牌的組件出貨,協鑫集成雖然無法一舉躍升榜首;但是透過下游的擴產與市場需求的開拓,相信也是有機會成為榜首之列。2017年整體多晶的出貨量也超越70GW的水平,雖然整體占比略降;但是隨著整個市場的出貨量提升,多晶組件的出貨量也隨之上揚,況且多晶硅片擴產的進度也不停歇,以龍頭廠協鑫一家就可以產出24GW,加上其他廠家的產能;輕松超越去年的77GW產能不是問題。 表三、2017年全球多晶組件出貨量前五大 多重技術的疊加;組件的功率發揮極致 PERC技術的普及化 2017年不論單多晶廠家都卯足全力發展自家的PERC制程,除了有中國國內“領跑者計劃”的指標限制引領之外;各家廠商為提升生產效益的最大化,紛紛將PERC列為標準的生產流程,在制程能力提升的同時;廠家們還是不停地開發突破轉換效率的提升,所以標準的PERC制程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制程能力,額外添加的小型技術變更;如:選擇性發射電極或者無網結網版印刷等相關些微效率提升的方法,都是廠家努力的方向。 雙面、半切與多柵線的應用 除了在電池制造上面做突破之外;組件端的變化也是廠家們努力提升能力的一項環節。以2018年初日本PV EXPO展為例;各家組件廠展示的產品都不會遺漏半切(Half Cut, HC)技術與多柵線(Multi-Bus Bar, MBB)技術的相關產品;甚至是多重技術疊加,有些廠家甚至展示PERC技術疊加雙面技術的產品,這些訊息也表達出2018年的組件產品不再只是單一形式(技術)的展示,它會是一種多樣性的組合與變化。 展望2018年各家競逐出貨量排名;擴大自家的出海口是當物首要之急,一旦能夠掌握充足的需求,對于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就無需擔憂,以目前中國國內的需求占據全球首位;仍為大家首選,但是對于過度集中的市場投注也不是唯一之計,需將自身產品打造多元性與出貨分布平均;如此才可以算是成熟整合大廠的策略布局。對于兩大硅片龍頭廠在進入2018年的整合擴張階段,勢必要擴大整體供應鏈的布局,如此才有機會追上前面五大傳統整合廠,這也是后進者必須急起直追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