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網|今日(4月11日),由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編著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 直擊熱點、焦點和難點 在工業煤改氣和北方冬季取暖煤改氣拉動下,天然氣需求集中釋放,超過供應能力。2017年冬季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氣
▶第三個觀點是有序推進核電發展。2016年和2017年未核準開工核電項目,核電在建規模減少。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要達到約20%,核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 ▶核電發展要考慮其特殊性,即建設周期長,安全要求高,人才培養難,核電年度在建規模宜保持穩定。 ▶因此,建議開展核電中長期發展路線圖研究,確定核電在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明晰我國核電發展節奏和布局,根據中長期發展目標,明確近期年度發展計劃,在充分論證評估的基礎上,開工建設一批沿海地區核電項目。 盡快確定西南水電外送方式 ▶第四個觀點是盡快確定西南水電外送方式和市場。在西南水電外送決策中,我們認為需要堅持三點: 一是政府主導,由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力量研究消納市場和通道落點; 二是方向合理,大型水電基地送電方向要符合國家能源流向總格局; 三是多方共贏,要充分考慮受端地區的合理訴求。 協調發展非化石電源
▶第五個觀點是協調發展非化石電源。2017年,仍存在棄水、棄風、棄光、核電機組限出力的現象,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仍不能滿足非化石電源發展的需求。 ▶建議:一、各類非化石電源宜協調發展,增加有效供給能力;二、在系統調峰能力無法滿足要求時,各類電源都要參與調峰運行。 ▶為了提高接納非化石電源的能力,需要通過市場手段從兩個方面提供配套措施,一是在消費測,需要擴大峰谷電價應用范圍;二是在供給側,推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加快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 ▶第六個觀點是加快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為了促進能源轉型發展,先后開展了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新能源微電網示范、“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增量配電網示范等一批示范工程,社會反響較好,社會資本踴躍參與。 ▶建議:2018年對已開展的示范工程,總結經驗,成熟一批,推廣一批;仍需試點探索經驗的,盡快啟動下一批示范工程。 促進油氣行業健康發展 ▶二是實施煉油產能總量控制,淘汰落后,做優增量,從“燃料型”向“化工型”轉型升級。 ▶三是嚴格監管柴油質量,打擊劣質油品流通。 ▶四是進一步推進天然氣管網向第三方開放,并取得實質性進展。 ▶五是加強配氣環節價格監管。六是擴大原油期貨交易規模和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