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的通知,涵蓋新能源汽車、核電、智能電網及儲能、熱泵、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可燃冰、海洋能等領域。太陽能產業:力爭到2022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左右; 到2028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0
四、重點任務
2.核電產業。圍繞我國先進的三代、四代核電技術示范項目與核能小型堆多元供給平臺建設,以核電技術自主創新為重點,發揮國家級核電產業創新示范平臺作用,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孵化,打造我國先進的核能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和核能綜合利用產業示范高地,支撐和培育核能材料與裝備制造、核電建設運維等產業發展,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裝備基地和集成供應商。到2022年,核電技術創新能力與裝備制造規模進一步提升,全省核電及配套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到2028年,核電裝備與材料關鍵技術走在全國前列,具備新一代核電共用技術支持能力,成為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橋頭堡”,全省核電及配套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 3.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發揮我省電力強省優勢,圍繞特高壓入魯通道建設、省內主網架升級改造、新能源接入消納、智能微電網建設以及軌道交通電氣化等現實需求,加快突破大容量輸電、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智能電網大數據分析、儲能大規模推廣應用等關鍵技術,著力推動智能輸變電成套裝備、配網自動化設備、微電網系統以及智能化檢測裝備等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智能電網產業與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儲能技術深入融合,推動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產業向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特色智能電力裝備產業基地,提升省內智能電網建設所需設備自主配套能力。到2022年,輸變電裝備配套能力、成套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智能電網核心裝備自主化能力進一步增強,儲能關鍵技術具備產業化能力,全省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到2028年,智能電網裝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儲能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全省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產值超過2300億元。 (二)加快提升4大優勢產業。熱泵、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是我省具有良好優勢的新能源產業,也是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發展方向。依托我省較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持市場應用導向,加快4大優勢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標準,推動價值鏈向高水平躍升,實現4大優勢新能源產業提質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