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7月25日報道,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實現2030年減排和實現中期凈零排放目標的最經濟方式是部署成熟的清潔技術,如風能、太陽能發電和電動汽車。 該分析與日本制定的轉型路徑形成對比,該路徑可能會延長燃煤和燃氣發電設施的使用壽命,通過氨和氫氣混合燃燒來捕獲排放物。 日本的氣候轉型政策使其成為七國集團(G7)中的異類,其他國家大多正在轉向清潔能源,遠離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化石燃料,這些排放導致地球變暖。彭博和綠色金融系統網絡編制的數據顯示,與2030年實現碳減排和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所需的努力相比,日本當前的減排軌跡偏離得最遠。 根據BNEF周二發布的《日本新能源展望》報告,日本在2010年至2022年間在化石燃料進口上花費了1.8萬億美元,相當于該國年均GDP的3%以上。 分析師David Kang在報告中表示:“如果日本可以將部分支出轉向成熟的清潔技術,如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的推廣,將會創造更多國內經濟機會,同時減少排放并加強能源安全! 資源匱乏的日本今年主辦了七國集團峰會,并一再強調實現能源安全和2050年凈零排放的需要。這不僅包括可再生能源,還包括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以及尚未大規模推廣的技術,包括碳捕獲、儲存和利用,以及在火力發電廠實現氨和氫氣的混合燃燒。 該國認為,發展中國家也需要多樣化的途徑來實現碳排放減少目標。 解鎖日本可再生能源潛力的關鍵是增加國家電網投資,使風能和太陽能開發商更容易向最需要的地方供應清潔電力。根據BNEF的報告,能夠將東京和大阪等需求中心與北海道附近預計進行的海上風電項目或九州南部地區的太陽能開發等可再生能源開發連接起來,對于最大程度地發揮該國可再生能源潛力至關重要。 根據BNEF繪制的過渡情景,日本需要在2022年至2050年間進行4893億美元的電網投資,以充分整合足夠的風能、太陽能和電池來實現發電行業的脫碳。目前政府對于區域間輸電網投資的估計在中期可能在270億美元至405億美元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