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業務運營,臺灣地區太陽能硅片與電池制造商已計劃開展EPC太陽能光伏項目。不過因為臺灣上網電價補貼年度上限僅為100MW,如此小的市場不足以讓企業很有效的去進行項目融資。
鑒于市場供過于求,臺灣地區太陽能企業有意向朝下游太陽能光伏系統發展。企業在太陽能光伏系統部門相對贏利。然而,過于狹小的
為了改善業務運營,臺灣地區太陽能硅片與電池制造商已計劃開展EPC太陽能光伏項目。不過因為臺灣上網電價補貼年度上限僅為100MW,如此小的市場不足以讓企業很有效的去進行項目融資。 鑒于市場供過于求,臺灣地區太陽能企業有意向朝下游太陽能光伏系統發展。企業在太陽能光伏系統部門相對贏利。然而,過于狹小的本土市場不太可能幫助臺灣企業實現增長。此外,業內人士表示,政府與金融機構一直無法掌握太陽能光伏系統相關信息,因此臺灣企業沒有得到支持。 為了運營EPC模式,企業希望一旦項目完成,買家就會收購系統。這有助于企業迅速看到收益并投資于其它項目。此外,企業需要從銀行那里融資來啟動項目。 然而,絕大多數銀行并沒有充分了解太陽能光伏系統的運營與贏利情況。臺灣很少有金融機構原因借給企業資金。臺灣電力公司已經占到年度100MW光伏上網電價的一定比例。 以美國光伏企業First Solar為例。該企業在亞洲的市場份額占據公司總業務的一大部分。此外,在美國銀行資金資助的背景之下,相比于其它太陽能光伏系統制造商,First Solar可以更好的資助項目。 鑒于缺乏金融資本,短期內臺灣地區光伏企業很難效仿First Solar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