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企業與歐委會日前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在這一中歐貿易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件暫時得以平息之際,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如何看待中歐經貿關系?如何管控和處理雙方的經貿摩擦?如何確保中歐經貿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企業與歐委會日前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在這一中歐貿易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件暫時得以平息之際,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如何看待中歐經貿關系?如何管控和處理雙方的經貿摩擦?如何確保中歐經貿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中歐是全球兩大重要經濟體,彼此互為重要貿易伙伴,利益融合緊密,已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歐盟在資金技術、創新管理、人才資源、生態治理等方面具有優勢,將繼續成為中國實現“新四化”和“兩個百年目標”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中國廣闊的市場、旺盛的需求和豐厚的投資回報也將為歐盟擺脫危機、實現經濟復蘇提供強大助力。深化經貿合作既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是雙方的現實需要。 中歐經貿往來規模大、范圍廣,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僅是“發展中的煩惱”。有“煩惱”并不可怕,關鍵在于雙方要能客觀理性地看待和處理彼此的矛盾和分歧,著眼大局和長遠,展示務實與靈活,以建設性態度通過友好協商找到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解決辦法。 中歐光伏案再次說明,采取保護主義措施解決貿易摩擦是不會奏效的。歐盟濫用貿易救濟措施不僅使雙方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資源,也影響了其在中國的形象和中國企業與歐洲合作的信心。當前,歐盟尚未完全擺脫主權債務危機,經濟尚未恢復,中歐貿易呈下滑趨勢。此時,中歐雙方要做的是營造經貿合作的良好氣氛和環境,增進合作,化解分歧。如果歐盟再繼續人為“制造”摩擦,甚至自主啟動“雙反”調查,這對中歐經貿合作無疑將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也將進一步削弱歐盟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潛力。這是歐盟需要冷靜思考和對待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