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德國、意大利下調光伏補貼影響,今年多晶硅現貨價格從年初的70美元/公斤~90美元/公斤,直線下跌至目前的30美元/公斤~36美元/公斤,近日國內廠家還在美國被“雙反”調查。行業生存現狀堪憂,工信部與多家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了解生產狀況,并初步形成穩定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的思路,鼓勵行業兼并重
受德國、意大利下調光伏補貼影響,今年多晶硅現貨價格從年初的70美元/公斤~90美元/公斤,直線下跌至目前的30美元/公斤~36美元/公斤,近日國內廠家還在美國被“雙反”調查。行業生存現狀堪憂,工信部與多家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了解生產狀況,并初步形成穩定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的思路,鼓勵行業兼并重組,但不會采用直接補貼的辦法。行業整合大幕拉開,哪些公司將從中受益? 工信部將力推多晶硅行業整合 工信部相關人士日前向記者透露,工信部日前組織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赴四川、河南等地與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了解行業企業目前生產經營狀況。根據目前調研情況,工信部已初步形成穩定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即推動多晶硅行業整合,鼓勵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 該人士透露,目前由工信部牽頭的三部委正商議制定相關扶持政策,但有關部門將不會考慮采用直接補貼方式對企業進行扶持。 根據此前公布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工信部即將推出第一批通過行業準入審查的多晶硅企業名單,首批進入該名單的企業有望成為此次行業整合主體。 另據權威人士透露,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到2015年末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已確定由此前披露的1000萬千瓦上調至1500萬千瓦。其中,大型地面光伏發電1000萬千瓦,屋頂及離網發電400萬千瓦,光熱發電100萬千瓦。 權威人士透露,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附加目前已形成方案,將視國內CPI變化情況擇機推出。根據該方案,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附加有望上調至8厘/度,在目前4厘/度的基礎上增加一倍。 電企或掀擴張潮 在多晶硅領域整合推進的同時,光伏產業鏈上游環節或也將迎來整合期,特別是在眾多大電池組件生產商也深陷“寒冬”之際。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一些中字頭電力集團也在加速向光伏產業鏈下游擴張,特別是在電價將迎來新一輪上調期的預期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有望加大,大型電力企業將漸漸步出虧損,其加快在光伏產業布局的動力也會隨之增大。 丁文武表示,政府將鼓勵光伏企業與電力企業加強合作,并給予支持。這一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上述趨勢的存在。 目前,國內電力企業主要從事下游光伏電站的開發運營,在此前國內啟動的兩輪光伏發電特許權招標中,以五大發電集團為代表的“中”字頭企業成為主要中標者,囊括了前兩輪共計300兆瓦電站項目。上游的諸如無錫尚德、賽維LDK及英利綠色能源等組件生產巨頭,均成為這些電站項目建設的主要供貨商。 一直以來,國內光伏設備制造市場格局以民企為主。但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預計,這一現象在不久的將來或逐漸改變。國內一家大型投資公司負責人指出,在目前光伏行業極度不景氣以及國內市場因上網電價政策落實開啟在即之時,整個產業發展很有可能沿襲風電產業發展的路徑,即國有企業從下游電站運營開始,逐漸滲透到制造業領域,成為光伏制造業的主力。 有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近兩年來,國內光伏電站招標及“金太陽”示范工程推進過程中,均曝出因組件質量不合格或延期交貨而導致的工程項目開工率不足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下游電站開發商開始積極謀劃向上游組件制造領域擴張,以發揮全產業鏈優勢控制成本,并確保電站發電效率。這或許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光伏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