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光伏產業傳來好消息。截至本月2日止多晶硅價格升3.2%,創6個月最大升幅;另一方面,中央不斷出臺扶持政策,預計在2012年實施“十二五”第一批規模為300萬千瓦的太陽能光伏開發計劃。這是否預示著今年該產業否極泰來呢?
去年行業哀鴻遍野
新年伊始,光伏產業傳來好消息。截至本月2日止多晶硅價格升3.2%,創6個月最大升幅;另一方面,中央不斷出臺扶持政策,預計在2012年實施“十二五”第一批規模為300萬千瓦的太陽能光伏開發計劃。這是否預示著今年該產業否極泰來呢?
去年行業哀鴻遍野
曾是暴利行業的光伏產業,在過去一年經歷歐洲市場萎縮,美國“雙反”調查(即反傾銷、反補貼)等影響,多晶硅價格跌至歷史低位,在內地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相關企業被迫停產。有人甚至用“哀鴻遍野”形容去年光伏行業慘況。
據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調查顯示,中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至20%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
另外,有行業龍頭為求生計亦要另謀出路。在美國上市的英利集團月初高調宣布,進軍國內橄欖油銷售領域。該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表示,國內光伏組件及原料行業已告別暴利時代,光伏市場進入寒冬期,做出調整可以更適應市場的各種變化。
龍頭被迫轉跑道
截至2010年底,內地共有16家光伏企業在海外上市,其中全球光伏電池組件及多晶硅產量前10強中分別占了4家。經歷歐債危機,“耗錢”的光伏產品價格一路向下,2011年11月下旬,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企業發布三季報,只有兩家保持盈利,其余6家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在本港上市的企業,過去一年股價亦大幅下跌;另外,除興業太陽能(750)目前股價高于上市價,其余均潛水很深。
多晶硅價格稍回升
不過,剛踏入新一年,光伏產業已迎來好消息。有媒體報道,太陽能龍頭國德國去年12月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遠高于預期;另外,中國即將實施首批300萬千瓦的太陽能光伏開發計劃,帶動多晶硅價格回升,在月初價格升超過3%,創6個月最大升幅,涵蓋37家太陽能企業的彭博太陽能指數連升3日。
這是否預示光伏產業否極泰來呢?一位熟悉光伏行業人士表示,多晶硅價格雖有反彈,但不會形成長遠趨勢。歐債危機最痛苦時刻還沒到來,而內地光伏產品約90%銷往海外,該產業在2012年恐怕是兇多吉少。
一方面,美國雖暫緩對中國光伏企業“雙反”調查,但不知哪天又會觸動他們的神經,而且歐洲方面也有意欲跟風進行“反雙”調查。1月9日,德國太陽能設備生產企業Solar World AG首席執行官弗蘭克?阿貝克表示,計劃在歐洲聯合歐洲光伏企業對中國光伏競爭對手發起“雙反”訴訟。
有報告指,一旦“雙反”調查立案,中國光伏企業可能面臨高達100%的反傾銷稅,按照目前的利潤水平,就算只增加10%關稅,都會造成滅頂之災。另一方面,國內光伏市場已出現高庫存、低出貨、低價格的被動局面。雖然近年來光伏產業市場需求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產能擴張速度每年卻高達100%,該產業有可能再掀倒閉潮。
外圍勢危行業難反彈
在外圍不明朗因素下,光伏產業內需卻柳暗花明,或成該產業一根“救命稻草”。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近日表示,2012年將實施“十二五”第一批規模為300萬千瓦的太陽能光伏開發計劃。
另外,財政部亦出臺《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調高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補助標準每瓦9元,比去年整整提高了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