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發電近年在歐美地區發展較快。目前,國外太陽能熱發電價格在每千瓦時0.2歐元左右,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每千瓦時0.05歐元。
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起步較晚,目前仍無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運行!笆晃濉逼陂g,我國啟動了1兆瓦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及系統示
太陽能熱發電近年在歐美地區發展較快。目前,國外太陽能熱發電價格在每千瓦時0.2歐元左右,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每千瓦時0.05歐元。
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起步較晚,目前仍無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運行!笆晃濉逼陂g,我國啟動了1兆瓦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及系統示范,在塔式定日鏡、吸熱器等關鍵裝備設計與制造、系統集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規;綗岚l電系統集成、設計和維護方面與國際先 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槽式太陽能熱發電主要裝備技術方面,槽式玻璃—金屬真空吸熱管、曲面玻璃等主要設備與材料均形成了不同的技術樣機突破。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志峰介紹,太陽能熱發電具有輸出平穩可承擔基礎負荷的特點,面向承擔基礎電力負荷的 “大容量—高參數—長周期儲熱”是國際太陽能熱發電的技術發展趨勢。由于我國還沒有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集成與示范經驗,總體上與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
基于我國現有技術基礎及需求,《規劃》設定發展目標為研究規;綗岚l電和槽式熱發電關鍵裝備,并依托示范電站建設,掌握規;娬鞠到y設計與集成技術,關鍵技術逐個突破,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啟動商業化市場,加快推進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規;瘧貌椒。
具體言之,“十二五”期間,將以大容量—高效率為技術路線。在太陽能塔式熱發電技術方面,開展包括10兆瓦吸熱器、低成本定日鏡、大規模塔鏡場的優化排布技術及多塔集成調控技術研究等,為百兆瓦及更大規模太陽能熱發電站建設提供基礎模塊與技術支撐;在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方面,開展高溫槽式真空管、熱彎玻璃等關鍵部件及槽式集熱集成設計等技術研究,并通過50兆瓦級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電站建設,掌握槽式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為規;娬窘ㄔO提供技術支撐;開展規模化高溫儲熱材料與裝備以及儲熱系統研究,推進規;柲軣岚l電技術向可承擔基礎負荷方向發展。到2015年實現規模化電站年發電效率不低于15%,發電成本降至每千瓦時1.5元,每天可連續發電12小時,發電期間負荷變化率小于5%的經濟與技術指標。建立太陽能熱發電裝備檢測中心及系統與部件實證性測試研究基地,為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測試與研究平臺。培養一支專業齊全的太陽能熱發電研究隊伍,建立創新基地,培養一支高層次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