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市場越來越火熱了。日前召開的第十一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現場,火爆程度超出往年。開展當天的首鋼園外,觀展的人群排起很長的隊伍。據會議主辦方統計,展會前兩天累計入場人數突破11萬,300余家儲能企業參展,共舉辦了30余場主題論壇。在由寧德時代(300750.SZ)、陽光電源等六家企業命名的展館內,到處可見交流攀談的人士
儲能市場越來越火熱了。 日前召開的第十一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現場,火爆程度超出往年。開展當天的首鋼園外,觀展的人群排起很長的隊伍。 據會議主辦方統計,展會前兩天累計入場人數突破11萬,300余家儲能企業參展,共舉辦了30余場主題論壇。在由寧德時代(300750.SZ)、陽光電源等六家企業命名的展館內,到處可見交流攀談的人士,部分新品發布及路演現場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 從各參與者的討論熱度看,新能源強制配儲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主論壇的高峰對話環節,電網公司、儲能龍頭企業、學者專家就“強制配儲”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夏清的主持下,通過步步緊逼的設問,各方爭論激烈。 對于新能源強制配儲,此前國家及地方層面均出臺了相關政策。 2021年7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提出“為鼓勵發電企業市場化參與調峰資源建設,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規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掛鉤比例(時長4小時以上)配建調峰能力,按照20%以上掛鉤比例進行配建的優先并網! 地方政策一般按照5%-20%的不同比例,要求新能源項目強制配儲。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3個省市區發布相關政策。 政策刺激新型儲能市場大規模爆發。去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投運7.3 GW,同比增長近2倍,這也是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第一。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預測,到2030年,國內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 但隨著風光等新能源進入平價時代,以及部分需要參與電力市場競價等的情況下,新能源強配儲政策的爭議之聲越來越大。 “如果新能源項目不強制配儲,我想沒有一家公司是愿意配儲的!边h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在近期儲能國際峰會高峰對話環節稱,“因為儲能沒有發揮其價值,市場對其的態度是越便宜越好,而不是質量越高越好! 爭議強配儲 “新能源強配儲能帶來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資源浪費!敝袊A能集團有限公司發展管理處副處長田龍虎在會上表示。 他指出,新能源已經完全平價,有些地方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競價結果低于平價電價,“這是惡性競爭的結果! 從與會開發商的態度看,他們對新能源強制配儲在現階段發揮的作用頗為質疑。 田龍虎表示,從利用系數看,裝機規模最大的電源側儲能反而利用率最低,這不利于整個儲能行業的發展,會導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畢馬威在3月發布的《新型儲能助力能源轉型》報告也指出,當前新能源企業配儲成本主要由企業自身承擔,給企業帶來較大壓力。企業可能傾向于選擇性能較差、初始成本較低的儲能產品,把儲能作為可再生能源優先并網的工具。 畢馬威統計數據顯示,一座光伏電站配建裝機量20%、時長2小時的儲能項目,初始投資將增加8%-10%;風電場配建同樣容量的儲能項目,初始投資成本將增加15%-20%。 若發電側單一環節主要承擔儲能成本,儲能所能提供的削峰填谷、容量資源、調頻備用、延緩輸電投資、增進電網穩定等服務卻體現在多個環節。這也造成了儲能成本疏導不暢、社會投資意愿不強等問題。 “在制度經濟學里,設計機制時非常重要的原則是——誰創造的效益由誰來分享,誰產生的成本由誰來承擔!鼻迦A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鐘海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