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富俊:真正的技術門檻掌握在設備的供應商手里。目前的設備供應商在中國我們還找不出來幾家,全是進口的。我曾經在外國設備供應商工作過一段時間,當時他們同樣的產品每年至少增加五到十瓦。通過不斷研發,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現在我們的脖子被兩塊卡著:一是設備,向外商付100%定金,排到明后年才交貨。第二個買硅材料,國內的原材料根本是供應不了的,一簽要簽十年二十年的長單。
中國光伏的救贖之路
葉檀:中國光伏的現狀是大部分產能依然是集中在利潤比較低廉的光伏組件的生產上。最大市場90%都是在海外的。現在中國生產企業不行了,政府有必要進行救助嗎?
廉銳:市場有權選擇該誰生存,誰不該生存。但是具體到中國光伏企業的情況,我覺得還是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有兩個原因是政府應該幫助的。第一是當初大量擴產,政府在背后是有推手的;另外,歐美國家對我們反傾銷,別國的政府已經加入到這個游戲中來,我國政府如果完全放任我們行業公司倒閉,也非理性的決定。適度的對某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進行扶持,幫助他們渡過這個難關。比如地方政府入股,或牽線搭橋幫助企業重組,借款等,讓企業業務走向正軌,產生自身的造血功能。
在中國光伏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大批光伏廠商經營陷入困境背景下,上市公司中利科技卻選擇逆勢而上,募集10億推進光伏電站建設。2011年8月,中利科技收購中利騰暉光伏51%股權,并定下了2013年光伏電站開發目標:一是在國內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江蘇、遼寧、山東等地開發建設電站并確保并網;二是在海外北美、日本、南非、中東、歐洲等地開發建設電站并確保并網。以上均已落實合同意向。
祁富俊:光伏的突圍之路要向下游發展。除了要擴大電站的投資和電站的應用之外,還要呼吁整個的行業,包括金融業,不要談光伏色變。這個行業還是有利可圖的。第二,我們新產品的研發一定會降低度電價格,跟傳統電力有可競爭的地方。第三、我們正常的多晶硅的轉換效率可達百分之三十幾,目前我們百分之十幾,現在發展很快,每年都是百分之零點幾的整體效率在往上提升,所以前景可觀。
葉檀:我們預計未來各個國家經濟體之間的傾銷反傾銷的戰爭還將持續下去。光伏行業處于一個刮骨療毒的過程。以前只追求規模,不講效益,低價競爭必須被清除出局。未來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產業鏈的布局。我們希望看到一些誠信的,有盈利能力的企業能夠出來。中國需要有核心競爭力,在設備制造,品牌營銷上。中國企業要并購國外上下游的企業的話,我相信從長遠來看,現在一定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新財富夜談》是一檔由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制作、每周日晚23:17在甘肅衛視播出的高端財經周播訪談節目,由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女士擔任嘉賓主持。本版每周一回放該節目主要內容,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