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可謂歷經“生死劫難”。這個曾經一度成為“城市名片”的新興產業從沒有像今年這樣命懸一線:美歐雙反、債務龐大、持續虧損、高管紛紛出走……對于光伏行業而言,2012堪比“極寒”時代,救贖這一年輕行業的“諾亞方舟”究竟在哪兒?領軍行業的光伏主
==第二幕:光伏“最黑暗時代”到來==
歐盟“單反”致命一擊?
【事件始末】糾紛起源:2012年7月24日,歐洲光伏制造商向歐盟提起對華“反傾銷”調查申請。由于歐盟市場的重要性,中國光伏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正式立案:2012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此次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300億元,是迄今對我國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案。中國光伏產業將遭受滅頂之災,大批企業將有破產之憂,約30萬從業人員將受到嚴重沖擊。
隨美升“雙反”禍不單行
當地時間11月8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即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而此前,其對于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已在進行中。美國雙反的結束已經為歐盟接下來的調查過程及結局搭好了框架,而正式宣布進行反補貼,由“單反”升級成“雙反”也是這個框架中的一部分,預計歐盟的最終結果也不會樂觀。有專家表示,一旦歐盟裁決結果出來,并開出高稅率,那么中國光伏就基本垮了。
== 第三幕:哀鴻遍野“頑疾”難治 ==
產能過剩“魔咒”纏繞
歐美“雙反”只是引爆中國光伏產業危機的導火索,問題還是出在中國企業自身。2011年全球的光伏組件產能約為60GW,其中中國已有及在建的組件產能總量約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裝機容量只有29.7GW。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國內66家A股光伏公司存貨已逾500億元;而前三季度這66家公司光伏產品的銷售收入總額不到100億元。這意味著按目前的市場銷售形勢國內光伏企業要消化掉積壓的庫存至少需要四年時間。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