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辰源創新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波
分布式發電的出路,還在于設計出對市場資金具有鼓勵作用的投資回報模式,而不僅僅是解決初始投資和屋頂資源問題。
文︱吳軍杰
由于光伏利用在成本方面仍欠缺足夠的現實競爭力,加之與現有能源利用體系和社會生活模式之間存在著諸多不相匹配之處,因此以市場化的方式來推動其規;l展的條件尚不夠成熟,現階段仍然需要由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對其發展模式和市場規則進行設計和完善,以達到光伏發電最終實現市場化持續發展的目的。
而在光伏利用的路徑中,分布式利用無疑將會成為主流方向。但分布式光伏發電要想獲得規模化的發展,如何鼓勵更多社會資源積極參與則是其中的關鍵,這需要對其發展模式和市場規則進行頂層設計,也遠比制定具體的補貼標準更為重要。
作為光伏系統集成商及光伏逆變器生產商北京辰源創新電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源電力”)的總經理,孫建波在光伏系統集成和分布式光伏利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澳洲市場。日前,《太陽能發電》雜志記者在北京專訪了孫建波先生,就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相關問題與其進行了深入交流,以下是經過整理的訪談內容。
《太陽能發電》雜志: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辰源電力光伏逆變器的技術特點?
孫建波:辰源電力目前供應市場的光伏逆變器分為兩個系列,其中,大中型即單機50kW-1000kW 機型是與西門子公司合作開發生產的,核心整流裝置及技術軟件平臺來源于西門子;1.5kW-30kW 中小功率系列產品為自主研發,目前主要供應海外市場。我們生產的REWATT 品牌中小功率系列逆變器,在海外市場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在澳洲市場得到大量應用。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西門子光伏逆變器技術核心部分來源于其非常成熟的變頻器技術,這一技術經過了石油、石化、電力行業的多年驗證。近年來,進一步經過了大量的國內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的檢驗,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目前,西門子在中國市場已經停止生產光伏逆變器,辰源電力繼承了這塊業務,包括技術以及市場。
《太陽能發電》雜志: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內市場未來會重點發展分布式發電,您怎么看待分布式發電對逆變器市場的影響?
孫建波:從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我認為光伏逆變器應該會逐步過渡到以中小功率機型產品為主,因為中小功率更適合分布式發電。
就光伏發電的技術特性而言,大型地面電站并不是最好的方向,特別是在與電網的聯接以及輸送方面,其不穩定性對電網確實是個負擔,而且對解決用電難的作用也不大。
而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說,同樣投資一條電網線路,如果是輸送火電、水電,可以24 小時利用,效率很高,但如果僅輸送光伏電力或風電,效率就很低,很不合算,且在長距離的電力輸送過程中,線損也很大,不利于節約能源。
因此,從長遠來看,在西部發展大型光伏電站有些得不償失,在中東部電力消費終端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會是必然趨勢,因而更適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中小功率逆變器會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但由于國內市場基礎與歐美市場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適合國內分布式發電市場的逆變器,在功率上相對來說要大一些。
拿澳大利亞比較來說,其80% 以上的家庭居住在獨棟住宅,可以充分利用自家屋頂來建設光伏系統,因此該市場的光伏電站業主基本上以家庭為主,其個體電站規模很小,最大也不過5kW、10kW,因此需要的逆變器功率基本都在10kW 以下。
但國內擁有別墅的家庭卻是少數,加上政策不夠明晰,有積極性安裝光伏系統的人恐怕很少,因此這部分市場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城市民用建筑屋頂卻又有著太多的條件限制,只有工礦企業廠房、商業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屋頂比較適合分布式發電,這類屋頂相比歐美的住宅屋頂要大得多,可利用面積和裝機容量要高出不少,因此對于逆變器的功率需求也要大一些。
所以我判斷,隨著國內分布式發電的發展,30-100kW 的光伏逆變器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