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觀點認為,國網在《意見》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進行設限,是出于提早預防分布式能源發電在未來對電網造成難以估量的沖擊。
2011年,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在報刊上公開發表的萬字長文《開發利用新能源思路探討》中指出,由于目前中國電網企業的收入仍然是全部來自發電環節與終端銷售環節之間“價差”,新能源“自發自用”一度電,則直接導致電網企業減少1度電的價差收入。
王駿認為,在電網企業應得收入總量及其保障機制尚未落實的情況下,電網企業不愿接受千家萬戶自建的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量,不同意實行這種全世界都已經普及的“自發自用”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參與《意見》討論和出臺的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在電話中向本報記者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必然會減少電網企業原有的售電量!暗С址植际焦夥l電并網是大勢所趨,利國利民。對于電網公司來講,目前只能犧牲一些利益來支持這個事情。”蔣莉萍說。
蔣莉萍并表示,《意見》做出設限,僅是基于電網安全運行的考慮。至少未來的20年內,她說,分布式能源發電還不能替代目前的集中型電網。
超過半年的討論
按照國家的規定,涉及電源接入的問題,必須要經過國家電監會的批準、核準和許可。為何國網這么做?
“實際上,這是一個技術層面上的問題!笔Y莉萍說,“所以這些在操作的時候,國網只能一步一步地、穩穩地來操作。設限,是基于一個逐步發展的考慮!
而此前,國網發布《意見》對6兆瓦界定標準解釋為:“據國際上有關國家及組織界定標準和我國電網特點,考慮10千伏單回線路輸電容量約5~8兆瓦,并且國家對電源的統計口徑為6兆瓦及以上!
安全生產被視為電網的生命線,而供電質量則是考核電網質量的重要標準。在技術上,可再生能源發電因具有間歇性的屬性,這好比在“主動脈系統”中隨機地供應間歇性“血流”,在并網中所產生的波動對電網安全生產和供電質量的影響較大!懊總人都不希望家里的電燈一天到晚閃閃的,這個是一個大前提。”蔣莉萍說,電網企業需要考慮供電的質量。
而從目前中國正常的并網程序出發,所有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都需要經過國家發改委備案、國家電監會等部門的備案、核準和許可。整個過程持續之長、手續之繁瑣,使用戶走完整個流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蔣莉萍說,國網需要給予支持——簡化并網手續。
蔣莉萍透露,從2012年初,在國網領導的牽頭下,整個公司開始著手《意見》事宜。《意見》出臺之前,國網系統對電網安檢、運行、發展、調度等技術問題,都經過了長時間的反復討論。能不能這么做?做完了以后會不會給電網帶來安全上的威脅?等等。
作者:林春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