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集聚和利用國際優質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加快推動國際產業合作,為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服務,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水平。
(一)加快推動國際產業技術合作
推動企業等創新主體參與國際產業技術合作。支持企業與跨國公司積極開展聯合研發和國際技術轉移。支持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參加國際行業協會、學術組織、標準組織等國際科技組織的交流活動。支持企業、研發組織等參與政府間科技合作計劃及重大科技合作項目,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國際聯合研發和產業化合作,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
推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產品的對外輸出。利用國家對外經濟援助資金和渠道,支持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海外商用,支持擁有自主技術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推廣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和產品的對外輸出,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性布局。
吸引國際科技資源參與我國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繼續加大力度吸引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到中國,吸引更多的國際標準組織在我國設立分支機構;探索國際研發機構參與國家科技項目和產業化項目的方式,吸引國外科學家、大學和科研機構與我國相關機構合作,在我國設立科研基地或聯合實驗室。
(二)增強企業國際化發展能力
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全面開展國際化經營活動。以海外科技園為載體,與一些國家和地區合作互建一批企業創新中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海外研發和銷售中心,開展國際標準創制或認證、技術交流、跨國并購、境外上市等活動,提升企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建設和完善企業國際化發展服務平臺。依托國家高新區、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等載體,建設一批企業國際化發展服務平臺,培育扶持一批專業化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國際貿易信息、技術標準出口認證、國外參展等服務。
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國際化發展。鼓勵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吸納國外企業或組織參加,加強和國際標準組織成員的合作,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積極參加全球知名的產業論壇、技術研討會等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會議,不斷增強開放性。
九、體制機制創新與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加強對規劃制定和實施的引導,推進規劃落實,強化規劃實施中重大事件的協調。加強對相關子規劃、地方規劃制定實施的宏觀指導。充分利用部際和省部會商機制,加強部門之間、部門和地方之間的多層次、全方位合作。加強監督考核,對規劃實施及各項子規劃重點工作的落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規劃工作進展情況的跟蹤和評估。
(二)規劃實施機制保障
圍繞跨領域共性技術研發、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發展重大問題的集成研究等,整合部內資源,建立跨領域、跨計劃的重大項目組織機制,結合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設立科技部跨領域重大項目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實施跨領域、跨計劃重大項目的組織工作,在項目統籌設計、資源集成和分配、項目實施和調整等方面加強指導。
(三)資金投入保障
加大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支持國家高新區、產業化基地等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載體的建設,重點支持重大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