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一年的政府“輸血”之后,光伏巨頭賽維LDK迎來了連續7個季度的虧損,并且達到資不抵債的境地。
4月23日,賽維LDK德國子公司Sunways宣布,被銀行取消660萬歐元信貸額度,并且銀行正要求其償還抵押債券,“光伏產業和公司的經濟形勢,已導致銀行終止所有的信貸措施”。
此前,4月16日,賽維LDK未能償付2379.3萬美元的到期可轉債,發生實質性違約。
實際上,江西省地方政府的鼎力輸血,并未使這家企業恢復造血功能。財報顯示,公司201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為-60.5%,經營利潤率為 -300.8%。2012年度,賽維LDK負債總額為54.2億美元(約合33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為52.75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02.7%。
第一創業的分析報告警示,“在海外可轉換票據出現違約之后,我們認為,明年到期的5億元無擔保的"11賽維MTN1"債也難以幸免于難。不僅如此,其目前可用于抵押或出售的資產都已經抵押或出售。”
危機
面對實質性違約,目前賽維LDK僅與兩名債券持有人達成和解,其余的仍待磋商。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不能到期清償債務,且資不抵債,債權人隨時可以向法院提出破產請求。在此之前,另一光伏巨頭尚德電力(STP)亦發生債務違約,主要貸款平臺無錫尚德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
賽維LDK德國子公司Sunways表示,為了繼續經營,公司仍在與銀行就償還的貸款額度進行交涉。
一年以前,賽維LDK在總負債高達58億美元,并“借債還錢”的背景下,再以2200萬歐元“抄底”德國Sunways,取得控股權。去年11月,Sunways公司收到會計師發布的“持續經營”風險警告,當年前三季度的運營虧損達2450萬歐元。
2月,賽維向上海市二中院申請撤銷關于京運通(601908,股吧)公司的裁定。去年底,上海貿易仲裁委員會裁定賽維限期償還拖欠京運通公司的2.97億元的債務。
越來越沉重的債務包袱,使賽維LDK進入資不抵債境地。財報顯示,2012年底,公司總資產為52.75億美元,但總負債已高達54.2億美元。賽維LDK賬上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9828萬美元,有擔保的銀行存款1.67億美元——與此對應的短期債務卻達20.91億美元,此外,還有貿易及其他應付款共約14億美元。
至明年2月,賽維LDK還有規模達12億美元的新加坡交易所債券(4RFB)到期,票面利率10%。
財報顯示,公司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去年第四季度的凈虧損達5.17億美元,毛利率為-60.5%,經營利潤率為-300.8%。
上月,賽維LDK公司執行副總裁朱良保辭職。同一時期,賽維德國子公司Sunways公司的兩名董事會成員辭職。去年,賽維執行董事和戰略執行副總裁邵永剛、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林俊杰相繼離職。
對于債務危機,賽維LDK首席財務官賴坤森表示:“從短期貸款、長期到期貸款項目來看,我們可能會獲得銀行更多的授信額度來渡過這一難關。”“面對困境,我們致力于緊密地與利益相關者和政府機構合作,以適應恢復和長期增長的戰略定位。”賽維LDK首席執行官佟興雪表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反映了全行業產能過剩給售價和利潤率造成的壓力。未來,賽維將重點放在改善成本結構上。公司預計2013財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營收將在8000萬至1億美元,多晶硅片出貨量為260兆瓦,電池為270兆瓦,而組件出貨量在30到40兆瓦之間。
急救
4月17日,賽維LDK將子公司安徽LDK,出售給合肥市政府旗下的合肥高新技術產業社會發展服務公司,售價約1.2億元人民幣(約合1945萬美元),高于上海錢江實業(集團)先前給出的2500萬元價格。
但該交易仍造成安徽LDK約9000萬美元的凈虧損。這意味著賽維旗下公司資產大幅縮水。兩年前,安徽子公司的附屬公司LDK(合肥)投產,彼時稱,總投資25億元為全球同類項目單體最大,涉及產能3GW(十億瓦特),投產后年銷售收入約100億元。
據悉,目前僅是政府旗下企業階段性接手,仍待對外出售。賽維LDK前員工向本報透露,安徽子公司早已交由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托管。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安徽LDK資產負債率高達107%,涉及銀行貸款4.85億美元。
為了獲得經營資金,去年以來,賽維LDK數度出售資產,并增發、出售股票。
3月26日,賽維LDK第三度向福來投資有限公司增發、出售股票,前后共計融資5562萬美元。去年,公司用三個屋頂太陽能電站項目償還新大新材(300080,股吧)(300080)1.4億元債務;以賽維南昌分公司全部股權,沖抵奧克股份(300082,股吧)1.07元欠款;又與江西恒瑞新能源簽署股權購買協議,后者購入賽維發行在外股本約19.9%的股份,交易總額約2300萬美元。其中,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占恒瑞新能源40%股份。
賽維LDK還設法以“發債還債”的方式籌措資金。2011年,賽維LDK宣布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第一期中期票據“11賽維MTN1”規模5億元,年息6.8%,在發債說明書中稱“發債目的為償還短期債務”。值得注意的是,該債券并無擔保。此前公司計劃以10%的債息登陸香港債券市場融資,未能成行。
而今,后續通過債市融資的計劃難以繼續。3月12日,賽維LDK宣布硅片切片廠1200人的新員工招聘。被媒體指責稱“不顧無所事事的老員工、為獲銀行貸款欠薪擴產”。
當地政府也為賽維LDK的債臺高筑,想盡辦法,多次以財政資金支持的方式為外界詬病。早在2009年,賽維LDK就將旗下公司15%股權作價15億元,轉讓給由江西省財政廳控股的江西信托,解資金之困,又于次年按15億元回購。去年第二季度,公司以硅片、組件等產品抵押給政府,獲近億元資金救急;7月,新余市政府會議決定,將賽維償還信托貸款的5億元缺口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媒體報道稱,江西省政府為拯救賽維已撥出20億元作為“賽維LDK穩定發展基金”。
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賽維LDK在去年前三季度,共計償還借款208億元。甚至曾有月償還銀行利息高達1億多元記錄,但難解資金困境。目前,新余市的新能源產值已經超過鋼鐵,成為當地第一大產業。地方政府擔心,作為行業龍頭的賽維LDK一旦破產,將影響新余市千億新能源計劃和江西省的千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
造血功能
債務可以籌措償還,但造血功能的恢復非朝夕之功。公司財報可以看出,公司毛利率持續下跌,從第三季度的-11.2%,掉至第四季度的-60.5%,遠低于行業水平。企業負債率也從第三季度的89%激增至102.7%,而地方政府援助也已經竭力。
一位曾經的賽維人士指出,“賽維的問題,不是資金的問題,是造血功能的問題。”另一位光伏企業高管也對本報指出,“賽維的全產業鏈,不是基于一個制造環節成熟后,再去做新的一個。而是一個不行,再去做另一個。”
從先投硅片再投硅料,繼而組件、光伏電池、光伏電站的投資路徑便可看出,賽維LDK熱衷于追逐產業熱點。為此牽涉巨大資金,而各光伏生產環節又受到行業周期和市場價格影響,產能未有釋放,因而沒有達到預想的收益。即便賽維多晶硅料產能達到1.5萬噸,但真實產量只有一半左右。
上述人士稱,“賽維的投資踩準了節奏,但成本管理能力和技術能級卻沒有隨之提升,核心競爭力處于弱勢水平,危機來臨時,管控能力也暴露出很大問題,以至于到政府以財政資金相助的地步。”
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停止向虧損的國內光伏企業提供融資,鼓勵大型企業兼并重組,并禁止地方政府保護經營不善的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作用。
據悉,賽維LDK公司仍在尋找戰略投資者,目前公司資產頻頻用于抵債,多個項目停工。盡管如此,賽維LDK首席執行官佟興雪仍表示,公司沒有太大的債務壓力,而且通過引進戰略合作伙伴、主動收縮和專業一體化等三項舉措,努力實現2013年的扭虧為盈。
第一創業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賽維LDK可轉債違約的信息顯示,公司有可能連2000多萬美元都挪騰不出來了,現金流幾近枯竭。短期借款沒有降低,貨幣現金卻大幅減少,相對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同樣不樂觀,營收亦大幅下滑,離盈利的拐點依舊有距離。“在其海外可轉換票據出現違約之后,我們認為,明年到期的無擔保的5億元"11賽維MTN1"也難以幸免于難,因其目前可用于抵押或出售的資產都已經抵押或出售。”該報告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