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地跟蹤太陽
在蔡浩看來,光伏發電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除了電池技術的突破外,跟蹤系統至少可以為此貢獻兩點力量,一是優化系統結構并綜合降低系統成本,二是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發電模組在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精確跟蹤太陽,使得系統發電量獲得提升。
正是基于如此的認識,在中信博固定支架已經滿產的情況下,蔡浩決定投建新的廠房上馬平單軸跟蹤系統和雙軸跟蹤系統。目前,其平單軸跟蹤支架系統和雙軸跟蹤支架系統,已成為中信博光伏支架系列產品中的亮點。
“固定支架行業的門檻比較低,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全行業的三角債,造成很多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不愿意投入,于是陷入惡性循環。”蔡浩表示,以前大家對光伏系統支架及跟蹤系統重視不足,是因為市場對于系統質量和發電量的要求不高,而隨著政策的改變,發電量會成為一個越來越顯性的問題。
由此,蔡浩希望在把已有的固定支架業務做精做強基礎之上,用平單軸跟蹤系統逐漸替代和幫助光伏電站投資者增強投資收益。
同時,蔡浩還有一個秘密武器——針對高倍聚光光伏系統的雙軸跟蹤系統。據程繼高透露,中信博的雙軸跟蹤系統獲得了業內極高的評價,并已與數家業內知名的聚光光伏企業建立起了合作關系。
高倍聚光光伏系統的推廣難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越來越取決于跟蹤系統技術。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目前九成以上搞聚光光伏的人都對市場上的雙軸跟蹤系統失去了信心,主要原因是此前應用失敗的教訓太多,其次則是成本和所帶來的發電量效率不成正比。
跟蹤系統,正在成為高倍聚光能否發展的一個關鍵技術問題。
“不管是平板跟蹤還是高倍聚光跟蹤,我們的雙渦輪渦桿驅動系統都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其驅動結構和網架支撐結構的設計更為合理,能夠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各項技術指標也要遠遠強于此前的螺紋推桿技術。”蔡浩表示,中信博要做的絕對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要對行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跟蹤系統絕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在蔡浩看來,一套合格的跟蹤系統,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跟蹤精度和系統穩定性,其次是25年的使用壽命保證,再次則是成本的經濟性,最后還有生產、安裝的方便性。只有四者的完美結合,這樣的產品才具有市場競爭力。
蔡浩舉例中信博推出的最新一代雙軸跟蹤系統來說,整個系統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其在跟蹤精度方面、整個支架的穩定性方面,都有不少創新的技術存在。“這不僅僅是一個雙軸跟蹤器,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精確追蹤太陽的系統解決方案。”蔡浩強調。
不過,跟蹤系統能否被市場認可,還是要具有一定的性價比。也就是說,跟蹤系統所增加的成本,與其提高的發電量能否相互匹配。但類似客觀數據的獲得,還需要更多運用以及時間。
中信博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方面的努力,無疑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能夠加快這種跟蹤支架產品推廣的途徑,則是在政府部門扶持項目中將跟蹤系統列入主要采購部件名單,這有助于加速其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