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方面,去年的時候我們產量大概21GW,其中前十家電池片企業產量約占總產量55%,大企業增量不增收,中小型電池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行業普遍存在虧損。現在純粹的降低成本沒有多少水分可擠了,降本主要方向轉向提高產品轉換效率方面,轉換效率提高了成本也就相對下降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主流企業,高效電池平均效率達到19%,一般的單晶硅18.5%。
2012年我國晶硅電池組件產能超過40GW,產量23GW,產量主要集中江蘇、浙江、河北、其中江蘇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出口達到64.8億美元,2013年受歐盟雙反臨時關稅影響,從目前情況看,全年產量有可能略有下滑。受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我們企業壓力更加大,可能部分企業有破產的風險。
在各種電池的占比情況方面,多晶硅和單晶硅占到90%以上,占整個太陽能電池90%以上。
關于組件生產成本的情況,從今年1季度情況看,組件的制造成本6毛美元左右,如果加上管理和財務,全成本6毛五,合理售價是7毛,低于這個價格。
而國內大型光伏電站招標項目的中標價格,去年8月份開始每瓦是四塊左右,生產企業盡到了最大力量降低生產成本,但速度開始放慢。
在出口方面,去年的出口比前年略有增長,但出口額下降43.3%,前年出口221億美元,去年出口額只有127.9億美元;今年1到4月份這種情況仍在持續,仍然是增量不增收。但應該指出的是,出口現在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情況,換句話說,我們對歐洲的出口比重逐漸降低。去年的時候,我們在出口里面,歐洲的占比接近70%,1到4月份降到50恩%左右。與此同時,日本、印度、以色列等亞洲地區,美國、南非、澳大利亞等其他地區出口增大,我們整個太陽能出口市場方向正在向多元化發展。我
我們認為,中國光伏產業仍然處于同比較高、價格反彈乏力的情況,同時由于負擔沉重,產業整合難度比較大,所以盡管一方面產業整合重組,另一方面企業收購兼并的難度也比較大,再有國際貿易保護抬頭,外部貿易環境不斷惡化。由于這些原因,特別第三條,產業發展目前出現了轉移趨勢,我們預計產業規范政策出臺以后,將會優化我們的產業發展環境,產業結構的調整將進一步加快,這是宏觀層面分析這樣。
微觀層面,對一些企業來講,發展依然看好,主要企業出貨量上升,主要企業毛利率目前轉正,但同時又一些憂慮。
在新增裝機的情況,德國可能重回裝機第一位,中國則可能是第二位。我們預計今年全球裝機可能仍然會在35GW左右,中國7-8GW。除了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外,市場的結構也在呈現多元化。比如以歐洲為例,歐洲的工商業屋頂、居民系統占比超過整個市場的70%。我們國家目前倒過來,地面系統是70%以上,國家大力推進發展分布式的電站,我們預計這個比例在近期會發生變化。
我們接下來做的工作三方面工作,一個規范產業,有以下的措施,包括一些規范產業,推動兼并重組,引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鼓勵光伏企業在境外投資,推動國際化發展,另外加快行業組織建設,我們目前也正在有關部委大力支持下,在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基礎上籌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第二,解決爭端。歐盟雙反的形勢非常嚴峻,不好貿然預期結果。但是,經過國家領導人、國家相關部委、產業界各企業的共同努力,包括歐盟方面一些相關企業、行業組織的努力,我想,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還是仍然存在的。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但不管怎么樣,雙反同時也帶來一個影響,就是歐洲一些新興的市場可能正在此消彼漲。
第三,啟動市場,一定注意統籌兼顧的問題。市場無外乎國內外市場,這兩個統籌兼顧并行發展,不能片面追求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短期內消化不了這么多生產能力。在一段時期內,還需要依靠國外的市場。在國外市場方面,可以分兩步走,一方面鞏固傳統市場,另一方面開拓新興市場。
在國內市場方面,加快推進分布式,同時有序推進地面式光伏電站的發展
時間關系我就給大家報告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