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秘書長精彩演講,他的演講為我們的對話指明了主題,一方面我們國內的市場需要進一步起動,另一方面我們同時要開拓國外市場。我覺得舉辦這次對話的時機非常好,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政策,想要往分布式發展,整個政策變化呼之欲出。下面我想請六位嘉賓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對于國內分布式發電期望以及所在的公司在這方面的動作和未來的計劃,首先有請李河君先生講一下,如何推動國內分布發展,以及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什么規劃?
李河君:分布式發電是解決光伏產業的根本。光伏發電和傳統發電相反,傳統發電大規模集中供電需要大電站,三百萬千瓦的供電花了20億,然后往廣東送,大規模供電,我們跟他們不一樣,分布式發電可以家家戶戶辦電站,自發自用。這個模式,在觀念上有了很大的創新,大家還是停留在以前大規模集中供電的模式上理解,就全錯了。所以,分布式發電是對傳統發電、輸送方式做的挑戰,尤其觀念的挑戰。
第二,薄膜化是未來的趨勢。薄膜的規模,我已經講了,中國有十萬億市場,大家不會相信是真的,十萬億市場什么概念,2008年國家出產業政策拉動內需才四萬億,因此這個量非常大。我相信有一天,真正大規模替代傳統能源的方式就是分布式發電站,我們有個測算,到時候可以替代全社會用電量30%以上,甚至50%。所以,如果我們需要大力推廣分布式發電,而且國家的產業政策也將重點放在樂分布式發電。未來地面電站的比例可能只有20%,其他大量的將是分布式發電,以及薄膜電池的應用。
主持人:非常感謝李主席!我們再聽一聽張征宇先生的看法,以及恒基偉的計劃。
張征宇:我完全同意李河君會長的觀點,分布式電站是將來在光伏走向普及化的一個必經之路。一方面,光伏發電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光伏發電更適合分散性發展,同時也適合我們國家目前的現狀。我們國家很多的產能地區和用能地區是分離的,這樣的話,將要用非常大的投資從生產能源的地區把電力輸送到用能的中東部、中南部、東南部,而分布式發電能夠很好的解決產能和用能問題,以及我們國家太陽能資源分布不均勻的矛盾。
那么,針對這么大的市場,我覺得國家主推分布式發電是非常正確的。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很快咱們國家就能夠達到配電、用電的平價上網,那個時候我們就不需要依賴于政府的補貼,光伏產業就會進入一個純粹市場化發展的階段。從國家有補貼到國家不需要補貼,用分布式的方法,能夠更快的實現。因為咱們國家有多種不同的電價,比如,現在農業用電就是三毛錢左右,居民用電四五毛錢,大工業用電五六毛錢,小工業用電七八毛,商業用電北京地區一塊左右,如果商業用電的用戶通過分布式發電,每度電成本只有七-九毛錢,他就有積極性自己建分布式電站來滿足自己的用電需求,不足的再從網上買,這樣很快就把太陽能應用普及開。
恒基偉業在這方面正在做一些研究,做準備工作,我們還趕不上漢能,我們沒有超輕的薄膜,我們希望電站都是大型地面電站,所以我們在為將來做準備,希望這個市場起來之后,我們在里面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