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兇險依舊
“或許,單一的葡萄酒‘雙反’案對中歐經貿關系發展影響不大。但是,如果與光伏、通信、鋼管等案例疊加在一起,足以影響到雙邊經貿關系發展的氣氛。而沒了這個氣氛,許多小問題可以發展為大問題,一些原先可以通過磋商解決的問題似乎變得無解了,最后滑向貿易戰。”白明說。
2日,有光伏業內媒體發布消息稱,歐盟建議光伏組件售價為0.65歐元/瓦特,但是中方表示反對。晶澳及英利公司將在7月份停止向歐洲出口光伏組件。
記者隨后向英利集團核實。該公司宣傳部曾浩然告訴記者,“沒有這回事。英利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占比雖然在降低,但是出口業務沒有暫停。以往歐洲市場占到我們銷售份額的六成以上,說停就停,談何容易?”
曾浩然說,目前11.8%的臨時性反傾銷稅幾乎榨干了全部利潤,倘若8月初談判仍無果,歐盟將關稅提高到67.9%,那么英利將肯定會退出歐洲市場。光伏“國六條”出來后,英利集團已經堅定地將主要視角瞄向了國內市場。
山億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今年6月19日的德國Intersolar光伏展是“雙反”后的第一個光伏盛會,中國光伏企業參展的數量比以往少了很多。由于市場不景氣,參展的觀眾數量和參展商的數量都大大減少。
“雙反”之前,山億新能源已經連續多年參加Intersolar展會。上述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歐洲市場,因而此次更是盛裝亮相,展出了更多的自主研發的高效率、高可靠性光伏并網逆變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