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光伏“寒冬”來臨前,受益于產業高歌猛進的大環境,一家銀行給了阿波羅6億元的授信。那時,阿波羅的產品處于研發、實驗狀態,授信一分沒動。
緊接著,就像跌宕起伏的戲劇,受歐美“雙反”影響,中國光伏產品失去主要市場,產業形勢急轉而下,企業紛紛減產、停產,直至今年3月,行業標桿無錫尚德宣布破產重組,整個形勢似乎仍未探底,阿波羅的授信也再無下文,另找銀行貸款更是艱難。
“自從有了產業危機,所有銀行都在回避,就像回避傳染病一樣。”潘錦功感嘆,“我們有央企控股背景,尚且如此,其他民營企業可想而知。”
“光伏產業過剩,本質上是低端產品過剩。”潘錦功多少有被環境“株連”之感。不同于傳統晶硅太陽能技術,碲化鎘薄膜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壽命長,而阿波羅公司的中試產品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即使處于產業低潮期,該公司也積極向海外拓展,不但在美國建立了研發中心,還收編了德國的技術團隊。
但眼看生產線建設在即,潘錦功還是有些不踏實。“資金是企業發展的血液,現在很多同行是‘斷血’,我們‘貧血’也是不健康。”
利好:眾多公司上門談產品代理
心聲:渴望建設旱澇保豐的“灌溉系統”
令潘錦功稍微寬心的是,已有一家股份制銀行表示可以提供一筆雪中送炭的貸款。“敢‘冒險’是因為了解。”潘錦功說,這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已經跟蹤這個項目多年。然而,如此“懂行”的銀行負責人畢竟不多。“制定和把握信貸政策的人,是金融領域的專家,但不一定是技術領域的專家,這容易導致政策‘誤差’。”
銀行不上門,阿波羅依然不乏客人,近期前來的玻璃公司、裝潢公司、地產公司,談論話題集中在產品代理。阿波羅此前在安徽做了一個產品應用試驗,在一個企業安裝了碲化鎘薄膜玻璃幕墻,解決了企業的辦公室日常照明需求。
潘錦功的夢想是用這種能“發電”的玻璃,引領一次建筑材料“革命”,“就像蘋果手機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一樣。”
四川的特有稀散金屬資源,已為這個夢想奠穩了根基。雅安石棉縣擁有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特富獨立碲礦床,石棉縣也寄望碲、鉍資源的深加工及應用,最終將石棉打造成為“中國碲谷”。“光伏產業現在‘四面楚歌’,但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沒有變。”潘錦功認為,就像很多中小科技型企業一樣,阿波羅的小苗剛破殼而出,就趕上了一個干旱的環境,“有條件的話,來點‘人工降雨’能緩解旱情,但畢竟范圍有限,成本也不低。最好是建設旱澇保豐的‘灌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