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地處長江三角洲核心地帶,東接上海,北鄰蘇州,西連杭州,南瀕杭州灣。
這個素稱“魚米之鄉”之地,依然在經歷經濟下行和特定行業波動帶來的創傷。《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在嘉興調查發現,多家當地中資銀行人士認為,今年不良貸款率還將繼續上升,但增幅應該會有所放緩。
記者最新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4月底,嘉興轄內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800億元,貸款余額3800多億元;期末不良貸款率1.33%,不良貸款余額逾50億元。
另據浙江省銀監局相關人士透露,今年監管部門將重點關注溫州和舟山區域的資產質量風險。
下一輪:光伏之憂
“嘉興地區的信貸風險主要集中在鋼貿和光伏,前期鋼貿領域問題已經暴露出來,接下來光伏行業會繼續暴露風險。”一位接近嘉興銀監局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該人士透露,在嘉興地區,國有大行對光伏行業的信貸介入較深、風險較大。“整個嘉興的光伏貸款敞口應該在幾十億元規模。”他說。
事實上,嘉興也是國內光伏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嘉興市23家規模以上光伏企業實現產值169億元,占浙江省光伏產業產值的35%;而今年前5個月,嘉興24家規模以上光伏企業則實現工業總產值63.5億元,同比增長3.64%,但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目前銀行對鋼貿和光伏行業仍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對貸款只減不增。”一位嘉興本地法人銀行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說。
位于嘉興海寧尖山新區的浙江尖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尖山光電”)尚未走出“光伏危機”,其多達十幾億元的貸款牽涉嘉興十余家商業銀行。萬向集團是尖山光電的大股東之一,尖山光電曾欲借殼暫停上市的*ST北生實現上市,后卻因業績大幅下降宣告重組夭折。
“政府曾召集這十幾家銀行通氣,目前還在協調中,希望各家銀行不要抽貸。”嘉興當地一家中資銀行風控部門負責人對本報記者透露,“但是尖山光電大股東的信心已經有所減弱,不排除最終這些貸款只能通過清收、核銷等方式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