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份方案經過企業征求意見之后,還要向國家有關部門報批。但該方案內容僅在業內公告和執行,并不會對外界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達成的價格承諾方案中的價格和配額都不是固定不變的。按照承諾內容,價格將參照彭博社上一季度的平均價格,當基準價格浮動超過5%時,將會重新調整最低價格。而配額也是參照上一年度的消費數量,如果差異超過10%,也將重新調整。
因此,機電商會也將定期向歐委會提交價格承諾執行情況的報告,并對企業分配數量進行分析和動態調整,調配方案將優先鼓勵價格承諾工作完成較好的企業。此外,如果企業變相低于承諾價格申報出口、擅自轉讓、倒賣或變相倒賣所分配的出口數量等,機電商會將采取暫停或停止開具承諾證明、削減或取消本年度出口數量以及下一年度出口數量的處罰措施。
新一輪對國內光伏企業出口份額的分配,無疑將影響到我國光伏業的整個格局。
“去年英利有60%的產品出口到歐洲,達到1300多兆瓦。今年,英利即使能獲得10%的配額,銷售量也是下降的,可以說是對歐洲市場占比例大的企業是一個不利的影響。”英利綠色能源法務總監樊振華告訴記者。
而國內中小光伏企業遭遇的情況更為糟糕,它們或將與歐洲市場“漸行漸遠”。
在這種情況下,尋找新市場成為各企業的重中之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目前我國光伏產品營銷正逐步從依賴國際市場向轉戰國內市場邁進,與過去國內市場僅能消化2%左右的產能相比,目前這一比例已上升到了40%。
而由于歐盟光伏市場占國際市場比例也由原來的80%下 降 到 約30%,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指出,國內、日本等新興市場都是消耗光伏市場剩余產能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