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期在外海上市的中游龍頭企業,在國內光伏電站市場很難拿到項目。一位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在以尚德電力和賽維LDK為代表的中游龍頭企業中,在國內電站開發環節做得最好的是晶科能源和英利新能源。但是這兩家企業所占份額也非常小!霸趪鴥饶塬@得電站項目,最重要的是靠資金量和政府關系!鄙鲜龇治鰩熣f。
對此,航天機電董事長徐杰認為,之所以航天機電可以在國內電站市場做到第六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航天機電的品牌值得信賴。并且航天機電與國家機構和地方政府關系良好,在項目獲得上可以獲得政府支持。
徐杰還告訴記者,光伏制造企業直接投資建設電站總規模在5GW以上,沉淀資金500億。而在融資方面,航天機電能夠搭建海內外融資平臺,又背靠航天集團提供財務支持,與國開行保持良好的信貸渠道。
新光伏產業聯盟
把目標定位為光伏電站長期持有者的招商新能源,則有更加宏偉的目標。在同一個會議上,招商新能源董事長李原告訴記者,招商新能源正在打造一個“光伏產業聯盟”,這個新聯盟中將包括大型國企和行業巨頭,并將依靠華為和國電分別搭建軟硬件平臺。
記者看到,在這個光伏產業聯盟的草圖中,核心圈為以招商新能源、中核建、保利協鑫、保利新能源組成的EPC建設方。中間為以社保基金、國開行、中國投資、國家電網[微博]、華為和騰暉組成的投資者和運營方。外圈是以三峽集團、中科信、中廣核和航天機電的運營維護方。進入這個豪華名單的,包含了電站開發過程中從開發、融資、建設、運營環節的各個主體,將成為未來中國光伏產業的巨型航母。
記者也發現,光伏產業聯盟中同時出現了華為的身影,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光伏領域。據李原介紹,華為也將為光伏電站項目開發一個以手機作為終端的智能管理平臺。“未來,用戶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手機,查看自家屋頂光伏項目的發電量和運行情況,這就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李原向記者解釋。
而招商新能源這樣的電站持有者,也在國內培養了屬于自己的光伏供應鏈。如中利騰暉就是招商新能源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利騰暉董事長王柏興向記者表示,招商新能源今年將要收購中利騰暉500MW至700MW的電站項目。
而回顧中利騰暉的歷史,其1.5MW產能在2011年才建立起來,此時,光伏產能過甚的現象已經凸顯。而較新的生產線也使得中利騰暉擁有最好的技術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