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國內的實際情況看,光伏平價上網的時間遠比2011年8月專家們所分析的時間大范圍提前,而這個時間提前將構成非常重要的投資機會。根據專家在2010年,預計2014年才會達到1元/千瓦時,實際上在2012年已經到0.8-1.00元/千瓦時,而當前國內光伏行業的度電成本已達0.7元~0.8元,如果加上國家的一定數額的政策補貼,度電成本已經能夠達到0.4元及以下。
光伏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平價上網,傳統能源目前的度電成本在0.4元附近。隨著光伏技術持續發展,2014年度電成本已經提前3年實現,且當前行業度電成本普遍已達到0.7~0.8元,這意味著當前的光伏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 “臨界點”。這個臨界點一旦突破,市場需求可能呈現幾何級爆發,其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的時代將提前到來。
最后,與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比較,隨著煤炭開采量逐年增加,資源消耗導致儲量減少,緊缺程度日益加劇,化石能源價格必然上漲,進而導致火電發電成本的升高。而煤炭、石油的開采、運輸以及燃燒都需要廣泛的人力參與,人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同樣是必然。外部成本方面,在考慮到火電燃燒排放的污染,特別是我國以北京為首的大型城市霧霾嚴重,中央政府為此計劃投入1.7萬億元治理大氣污染,這一部分隱形成本算進去,未來火電成本的持續上升更將是趨勢性的。所以,如果將環境治理成本也測算進去,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低于火電成本。
政府對生態問題重視已經提升到一個高度,建設“生態中國”、“美麗中國”等內容相繼提出,前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擴張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這也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模式和發展途徑。
光伏產業通過這些年競爭發展,與其他產業相比是中國與先進國家差距較小的一個行業。通過政府支持,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未來中國光伏行業能在全球光伏市場搶占更多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