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1年全球光伏寒風凜冽時,曹仁賢剛剛完成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中國政府為拯救光伏產業,開啟了內需市場。曹仁賢以資金之劍,再次率領合肥當地的光伏企業開始“西進運動”——在甘肅酒泉等陽光資源豐富的中國西部地區投巨資建立大型發電站,向光伏發電站領域進軍。
在全球光伏市場危機之后,陽光電源力促在光伏產業中的再次逆變。
合肥光伏夢
陽光電源是合肥光伏產業中的孤獨者。
1997年,曹仁賢從合肥工業大學辭職下海創立了陽光電源公司,主業圍繞電力電子在新能源中的應用。此時合肥的光伏產業一片空白。
合肥光伏產業真正起步于2009年,已經創業12年的曹仁賢在合肥光伏集聚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2009年9月6日,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小峰受邀來到陽光電源公司總部,參觀考察了陽光電源的產業基地、并網發電站和科研中心。
賽維LDK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太陽能硅片生產企業,與陽光電源是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因為工作關系,曹仁賢與彭小峰關系密切。
彭小峰的到來并不僅僅是看看陽光電源的逆變器,或者與曹仁賢敘敘舊。當天,時任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接待了彭小峰,邀請后者在合肥投資建廠。
2010年3月9日,孫金龍率團考察了賽維LDK在江西新余市的總部,后來促成了賽維LDK在合肥投資大型光伏項目。8月15日,占地9.11萬平方米的合肥賽維LKD1600兆瓦的光伏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是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性開工建設的光伏項目。項目落地合肥后,賽維LDK總部所在地的新余市官員甚至指責彭小峰為什么不把項目放在新余。
依托賽維LDK項目,合肥光伏產業走上了快車道,海潤光伏、晶澳太陽能、彩虹光伏等一大批光伏項目落戶合肥,總投資超過了220億元。
而合肥光伏異軍突起的背后,除了合肥政府的搭臺之外,曹仁賢以及陽光電源所積累的光伏人脈資源發揮了橋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