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煒告訴記者:“對于英利、天合來說,尚德在品牌意義上的價值不大,不可能摒棄原有的品牌,只能實施雙品牌戰略,即根據資源條件來決定哪些產品使用哪個品牌。”
盡管英利方面沒有向記者透露更多的細節,但一位知情人士則表示,“是尚德的生產線讓一些競購者望而卻步。”
“對于一線品牌來說,尚德最大的價值在于其產能,在于其生產線,但是尚德生產線大部分都是四五年前的設備,這對于技術日新月異的光伏產業來說,意味著在價值上大打折扣。
“光伏產業最早上馬的第一批生產線出現在2000年前后,2005年進行過一輪更新,此后則是每年更新一次。這種更新并不單單是模具上的調換,而是整條生產線的重新投資,如果生產線的先進性跟不上,要么難于滿足客戶需求,要么可能需要更高的生產成本。”
因此,對于尚德來說,如果生產線的先進性不足,對于收購方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么繼續增加投資成本,要么在生產成本的控制比競爭者略遜一籌。
“當然,除非找到一個很好的折價空間,并且獲得來自政府相當的支持力度,幫助重組后的企業渡過成本虧損期。”上述人士表示。
順風光電被看空
10月10日,無錫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透露: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暫定為戰略投資候選人。而在此之前一個月,順風光電的介入,讓原本計劃舉行的投標向后推延了兩個星期。
對于順風光電的進入,李宗煒表示將為行業的兼并重組帶來積極正面的意義,而天合方面則表示,目前最終的投資人還沒有確定,天合仍然有機會。